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28437
大小:107.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jbt 6622-1993 柔性石墨板 氯含量测定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22JB/T6622-1993柔性石墨板氯含量测定方法1993-05-07发布199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6622-1993柔性石墨板氯含量测定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燃烧—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柔性石墨板氯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柔性石墨板氯含量的测定,其线性浓度范围为1~100ppm。2方法提要将试样灰化除炭,氯化物经高温分解后生成氯化氢气体,被过氧化氢吸收,然后氯离子与硫氰酸汞反应生成氯化汞并游离出等当量的硫氰酸根,后者与铁离子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以分光光度
2、法测定氯含量。3试剂3.1硫氰酸汞溶液(0.5%)。称取0.5g硫氰酸汞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甲醇溶解后过滤于棕色瓶中,有限期为1个月。3.2硝酸铁溶液c[Fe(No3)3·9H2O]=30%。称取150g硝酸铁于500mL烧杯中,加入280mL浓硝酸及少量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3.3氢氧化钠(优级纯)溶液(4%)。3.4过氧化氢(10%)。3.5浓硫酸(密度1.84g/mL)。3.6氢氧化钾(40%)。3.7无氯蒸馏水,即两次重蒸的蒸馏水。3.8氯标准溶液3.8.1称取0.2103g氯化钾(光谱纯)置于25
3、0mL烧杯中,以适量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氯含量为100μg/mL。3.8.2移取10mL氯标准溶液(按第3.8.1条)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氯含量为10μg/mL。4仪器和设备a.石英管(或瓷管):长600mm,内径18mm;b.石英舟(或瓷舟):长100mm,宽12mm,高10mm;c.石英蒸发皿(或瓷蒸发皿):容量30mL;d.吸收瓶(见图1);e.分光光度计;f.管式高温炉,带有调温装置、热电偶和温度指示仪表。机械工业部1993-05-07批准1994-01-01
4、实施1JB/T6622-1993图15试样的制备5.1送检板的重量不少于20g,其表面应洁净无油污和灰尘。5.2沿送检板对角线方向等距离取3块大小相同的方形试样,其总重量不少于10g。5.3用四分法将3块试样各均分成两份,一份为试样,另一份作保留样。5.4将试样用不锈钢剪刀剪成碎片,并在105~110℃烘箱中烘干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6分析步骤6.1按图2连接好试验装置各部分。图2试验装置图1—氧气瓶;2—氧气压力表;3—流量计;4—40%氢氧化钾洗气瓶;5—浓硫酸洗气瓶;6—干燥塔,内盛硅胶;7—高温燃烧管;8—高温燃烧炉;9—瓷舟(
5、石英舟);10—温度控制器(附热电偶);11,12—吸收瓶6.2调节温度控制器,使炉温升至900±20℃,打开氧气阀,检查装置是否气密。注:将吸收瓶通大气一端用弹簧夹夹紧,打开氧气进口处的弹簧夹,如无气泡,即认为装置气密。6.3称取0.5~1.0g试样(视氯含量高低而定)精确至0.0002g,于预先在900℃灼烧过的瓷舟中。6.4于吸收瓶中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吸收液。6.5将盛有试样的瓷舟用镍铬丝勾推入炉中心高温部位,以150~200mL/min的流量通氧灼烧12~15min后,停止通氧。2JB/T6622-19936.6用少量水冲洗吸收
6、瓶,并入蒸发皿中,加0.5mL氢氧化钠溶液,蒸发至2mL左右冷却,以少量水冲洗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6.7将空白瓷舟推入炉中心高温部位,并按第6.5~6.6条步骤进行空白试验。6.8在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mL硝酸铁溶液和2mL硫氰酸汞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0min后,将溶液倒入3cm厚的比色皿中,以水作参比溶液于分光光度计460nm处测其吸光度。7工作曲线的绘制7.1取0,0.5,1.0,3.0,5.0,7.0,9.0mL氯标准溶液(按第3.8.2条),分别置于7个25mL比色管中,按第6.8条测其吸光度。7.2减去空白值,以吸光度
7、为纵坐标,氯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8分析结果的计算8.1将试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氯含量。8.2试样中氯含量(Cl)按下式计算:ACl=m式中:Cl——氯含量,ppm;A——查工作曲线得到的氯含量,μg;m——试样质量,g。8.3取两个以上平行分析结果的平均值。9允许差两个平行分析结果的差值应小于下表所列允许差。ppm氯含量允许差1~101>10~503>50510试验报告内容a.注明本标准编号;b.材料名称、牌号、规格、生产厂;c.试验名称、试样编号、个数;d.委托单位;e.试验结果;f.试验单位、试验日期
8、、试验人员。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自贡东新电碳厂机械用碳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应驰、徐晋芳。31993-JB/T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