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复习ppt.ppt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

ID:52623673

大小:68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11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_第1页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_第2页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_第3页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_第4页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复习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两章复习课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5城非

2、不高也,池非不深也,6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7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1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池非不深也3、兵革非不坚利也5、人和6、域民7、固国8、威天下9、寡助之至10、亲戚畔之11、亲戚畔之代词,这(就是)护城河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巩固威慑到通“叛”,背叛他,指寡助之君一、解释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牒为械三里之城环而攻

3、之而不胜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凭借,靠以:把。用之:的之:代词,它之:到利:有利利:锐利课堂反馈练习: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分论点天时不如地利——进攻地利不如人和——防御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战争中需要“人和”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者多助——顺之失道者寡助——畔之论证施行“仁政”(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反馈练习(2001年佛山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水陆草木之花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4、D两狼之并驱如故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兵器B寡助之至至:极点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D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CD4、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

5、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B第二部分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C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解释划线字词,并翻译句子1、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2、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7、饿其体肤,空乏其身,8、行拂(fú)乱其所为,9、所以动心忍(rèn)性,10、曾(zēng)益其所不能。11、人恒过,

6、然后能改,1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4、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一词多义:国拂国防国家不顺同“弼”,辅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3.通假字。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解释为。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解释为。⑶同,解释为。⑷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同,解释为。衡横梗塞,指不顺曾增增加忍韧,坚韧拂弼辅弼4.虚词。于以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以天下之所顺所以动心忍性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本文的

7、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1、本文的中心论点:2、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5、第一段所论证的观点?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7、第二段论证方法?8、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9、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10、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11、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12、本文论证方法?内容理解《孟子》二章测试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