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8675
大小:15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2-07
《教育学》笔记精心整理王道俊 王汉澜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1)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2)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3)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
2、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1)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2)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
3、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萌芽阶段:与哲学等学科分离1、时间:17世纪以前2、特征:(1)人们还没有将教育现象作为独立的现象来加以研究,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与哲学等分离,教育思想散见于哲学着做中。(2)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3、代表人物及著作中国:孔子:《论语》、《学记》(世界最早)西方:伯拉图:《理想国》,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时间:17——19世纪
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2、特征:分离成独立科学(1)对象上,教育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概念上,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规律的概念或概念体系(3)方法上,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结果上,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5)组织上,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和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专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3、代表人物及著作(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三)多样化阶段1、时间:19世纪40年代以后2、发展动力:传统教育学与现代教育
5、学的斗争3、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教育4、重要的教育学流派(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主要观点: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体系提倡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用于教育研究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将结论应用于实践以检验实研结果教育实验不同于心理实验,是在学校与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主张用实验、统计等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方法的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主要观点: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教育对象是人,因此
6、教育过程是文化历史的过程-18-教育过程是文化历史过程,因此应该用思辩的方法研究教育目的是将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转变为主观文化,培养完整人格(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主要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经验不断的改造第三、学校即社会第四、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第六、教学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
7、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既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方法论(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迪斯、吉鲁、阿普尔、布迪厄主要观点当代资本主义学是维护社会不平等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歧视与对立的根源教育与社会是对应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制约教育目的人们已经对这种不公平麻木了批判教育学就是要揭示教育背后的利益纷争对人们进行启蒙批判教育学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5、代表人物及著作外国:斯宾塞《教
8、育论》,拉伊《实验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凯洛夫《教育学》中国:王国维《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四)理论深化阶段1、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2、动因: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学的发展,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新三论”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3、代表人物及著作: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知、情、动),布鲁纳《教学过程》,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教学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