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

ID:52580096

大小:17.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8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黄新秋20XX、3.17  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原来教材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引导学生通过分类的方法初步感受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一改变比以前的方法较容易让生接受。第4页共4页  本单元的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

2、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2)2、5的倍数特征有共同之处,既都要关注个位上的数字。我在教学2的倍数特征时下功夫较多,由找倍数——观察特征——验证发现——得出结论,每一环节都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找到学习方法。再到5的倍数特征时,何不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呢?因此,我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

3、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让学生通过做课本上的习题总结结论,而是通过让学生说自己的学号,谁是2的倍数,谁是5的倍数,然后自然的追问一句:“为什么有的同学举了两次手?”全体学生幡然醒悟,原来这几个同学的学号既是2,又是5的倍数,很自然的找到了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我感觉这一个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不足之处: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够。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这节课一开始教师营造气氛不很到位。后来气氛有所缓和。  2第4页共4页.总怕学生在

4、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罗嗦。  3.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少,激励性的语言不够。  3的倍数特征,学生较难发现规律,且受“2、5倍数的特征”影响往往也从个位上寻找,(比如,个位上是3,6,9的),但经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接下来,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各位上数的和,发现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补充了一些其他的数,如49×3=147,166×

5、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    措施:  一、互动、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4页共4页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  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