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

ID:525698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_第1页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_第2页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_第3页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_第4页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效益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的大力推进,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系统内得到广泛地应用,也为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效益。本文以厦门电业局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方面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带来的效益展开阐析。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效益;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在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启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并计划2014年建成覆盖

2、2亿多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现今,随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逐步成熟,已让越来越多的电力人充分感受到该建设项目给我们传统工作带来的巨变,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效益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降低人工抄表成本7厦门电业局现有营业户数80万户,抄表催费测算定员为280人,全部实现自动采集后,绝大部分抄表工作将由系统替代,抄表收费人员测算定员为78人,人员将大幅减少。采集系统建设前5万户需配备1台工作用车,共需16台车辆

3、,每台车年使用费3万元,每年需48万元。采集系统建设后,按车辆减半计算,每年可节省费用24万元。同时可节省抄表器等设备的投资。2、降低窃电损失10kV及以下低压动力、居民用户窃电一直是反窃电的难点,用户数量多,窃电手段高,查出难度大,严重浪费用电检查资源。由于采集系统建成后具备电能量的在线监测功能,通过远程抄表实现电量日统计、线损日分析功能,可实施在线监测、实地稽查,及时发现非正常用电情况,为发现窃电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减少了窃电损失。3、提高计量精度,增售电量通过系统建设将在短期内将现场运行的机械表全

4、部更换为电子式电能表,将电能计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了计量准确性,克服了机械电能表在低负荷运行时少计漏计电量的缺陷,使供、用电双方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电量交易。4、减少人为抄表差错7随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实施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政策的逐步推广,传统的人工入户抄表方式暴露出日益严重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错抄、估抄、代抄、漏抄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纠纷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屡见不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改变传统的抄表业务模式,实现供、购

5、、售电环节的电能信息实时采集,达到准确抄表、同时抄表、实时抄表的要求,实现营业管理从抄表、核算到电费发行的全封闭管理模式的创新,进一步规范计量、抄表、结算流程,推进计量、抄表、结算业务标准化建设,为电费管理中心实现帐-帐相符、建立健全帐务中心奠定基础,为提高电费中心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二、企业管理效益1、用电检查、稽查业务管理更加主动传统用电检查、稽查的工作模式下,对计量装置的监测只能通过现场检查或者抄表人员在抄表时实现,出现诸如互感器熔丝熔断、电能表底度被修改、表计参数更改等情况时,不能及时发现甚至根本

6、无法发现。通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计量装置的24小时在线监测,对任何时间出现的计量装置异常都能实时上报,主动进行远程服务或现场检查,改变了传统用电检察管理理念,有效避免传统用电检查、稽查中被动响应、反应滞后、漏查、漏检的弊端,实现用电检查、稽查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2、丰富服务手段,开辟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7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第一,可以为95598信息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减少用户的投诉;第二,可通过网站、语音以及短信等方式实现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服务能力

7、,进一步提升整体供电服务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品牌;第三,为供电故障判断提供数据基础,有利于提高故障抢修及时性,提升用户满意度;第四,通过实现自动抄表减少对用户的干扰,也规避了抄表环节与电力客户发生纠纷的风险;第五,开展宽带上网、用电信息定制等增值服务,进一步全方位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3、提高线损管理现代化水平,杜绝跑、冒、滴、漏7现有线损管理存在线损分析不同时、分析周期长、人工计算等问题,造成线损分析缺乏真实性,不能反映实际的线损情况。通过采集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强化抄表工作实时

8、性,所有数据可以实现同一时刻采集,满足线损计算数据同时性的要求,为线损分析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数据采集的周期可以从原有的一个月缩短到一天,从而使线损分析周期大大缩短,提高线损数据的时效性,再则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对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的线损计算,做到线损供-输-配-用-售电监控体系,提高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线损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分析性,并与理论进行比较,使相关人员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负荷分析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