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

ID:5256678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7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_第1页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_第2页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_第3页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_第4页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严陵河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淅川7标严陵河梁式渡槽,不仅施工工艺复杂,而且工期紧,再加之南水北调工程质量要求特别高。经慎密分析和论证,采用了土牛支撑体替代满堂支架法浇筑槽身混凝土方案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了钢筋梳子控制钢筋和波纹管间距,模板漆替代常规脱模剂等工艺确保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采用槽身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的温控措施降低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了混凝土裂缝,实现了工期和质量“双赢”的良好效果。关键词:梁式渡槽;施工;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V6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11南水北调中线

2、淅川7标严陵河渡槽按双线双槽布置,槽身段全长240m,跨径布置为6跨×40m。槽体采用简支预应力开口箱梁截面形式,单槽顶部全宽15m,底部全宽15.5m,单槽净宽13.0m,两槽间内壁间距5.0m,两槽之间加盖人行道板。双线渡槽全宽顶宽33m,底宽33.5m。槽体箱梁净宽13.0m,底板在跨中厚0.70m,支座断面厚1.15m,梁高在跨中为8.09m,支座断面为8.54m。腹板厚度在跨中断面由顶部的0.7m向底部的0.9m渐变,在支座断面渡槽全高范围均为0.9m厚。渡槽腹板顶部沿纵向每2.5m设置一根0.3×0.5m拉杆,同

3、时在槽体端部设置1.0×0.5m拉杆兼顾检修通道功能。槽身按三向预应力设计,预应力材料均采用Φs15.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在同一断面上,在两侧腹板上每隔40cm分别斜向布置一束竖向钢束,在底板上缘和下缘每隔40cm分别布置一束钢束。箱梁的纵向预应力在底板上均匀布置27束直线钢束,在两侧腹板各布置4束曲线钢束和2束直线钢束。槽体混凝土标号为C50W6F150,单幅槽身混凝土量为1191m³,钢筋总量为168.07t,钢绞线总量为83.54t。单幅槽身自重达3230t,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质量标准高,施工安全问题尤

4、为突出。2土牛支撑体替代满堂支架法施工关键技术严陵河渡槽地处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地区,雨量较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730mm以上,春季有桃花汛,秋季有秋汛,施工黄金期很短,再加之工期紧,任务重,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全年施工,为此,项目部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有利地形条件,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快速的原则,并组织了专家论证,确定了将现浇支架法浇筑槽身混凝土施工方案优化为堆筑土牛法支撑方案,成功地开创了土牛支撑体施工重达3230t的槽体混凝土的国内先例。不仅如此,采用此项技术还:节约了4个月工期,节省了工程成本108万元,并

5、且未出现安全方面的隐患和问题。112.1预压方案槽身段墩身及墩帽施工完毕后在两个相邻槽墩间分层夯填土牛替代满堂架支撑结构。土牛回填土料采用弱膨胀土,土牛回填到槽体底模高程以下60cm处后先回填4%的水泥改性土,顶部预留10cm以利于预压后槽身底模混凝土找平,然后在改性土回填基面上布设地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格网,7天后开始分层填筑土牛预压体进行预压,最后在预压体顶部布设高程点,在预压期间内安排专人每12小时观测一次预压体的弹性变形情况。2.2预压程序先在预压体两端人工安设编织袋装土防护,砂袋防护外边坡为1:0.1,然后分层回填粘性

6、土进行不低于槽体和模板自重的120%荷载预压,待预压体回填到设计高度后对顶面进行整平,开始计算预压时间,预压时间不少于14天。2.3预压方式采取左、右辐槽身同步预压方式。2.4预压测点布置考虑到两端支座位于混凝土墩身处,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故仅在两个槽墩之间的混凝土垫层上在预压前布设地基沉降观测点,分别在压载前和卸载后各测量一次,据此推算出地基总沉降量。11依据《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JG-74),在垫层两端端头处(支点附近)、1/4跨处、跨中位置共布设5个断面,每个断面各设置3个沉降观测点,共需布置15个测点。

7、2.5预压观测按照预压荷载的30%、60%、120%分三级进行预压,在预压过程中采用水准仪每12小时观测一次土牛支撑体和预压体的变形情况并作好记录,待支撑体不再发生沉降,且不少于7天,预压过程即告结束。预压体加载完毕持荷稳定后,在预压体拆除前,立即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沉降变形观测。2.6卸载如果预压达到稳定条件后即可进行卸载,严格按照堆载相反的顺序(即后压重的先卸载,先压重的后卸载)进行卸载;卸载时,切实做到对称、均衡、同步卸载。预压体卸载后,应及时安排专人测定预压基面处的变形量。3槽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3.1槽身底板混

8、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为了避免槽身底板拆模时发生粘模导致混凝土发生破损、掉角等现象,在混凝土底模上通过满铺地板革不仅解决了粘模问题,而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并且简化了槽身底板底模铺设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113.2槽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3.2.1涂刷模板漆保障混凝土外观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