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656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杨凌隋杨坚墓周边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杨凌隋杨坚墓周边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杨凌隋杨坚墓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从历史典故和艺术文化遗产入手,运用到现代技术体现历史文化,进而对其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251.2文献标识码:A1功能分区入口区、绿化保护区、博物馆区、隋代文化展示区、隋代风俗区、休闲观赏区、历史生态游览区、植物生态观光游乐区、甬道、墓冢保护区、祭祀活动区。见图1图1功能分区图2景观节点分析景点分布在各轴线上,根据不同的轴距,决定景点的大小主次。2.1入口抬升广场5抬升可以
2、让人有威严感,进入陵区后的第一关,给人帝王的威严肃穆感。广场上有八颗龙雕景观柱,“龙”的形象可以说在中国无处不在。龙文化渊远流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现在来看,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龙作为一种中国人喜爱的形象,更作为帝王的象征。经历了数千年而不衰,并被不断赋予吉祥、和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精神含义。在今天,“龙的传人”已经成为流传在中国人当中最有亲和力和号召力的字眼。因此,在入口的抬升广场上雕刻有龙图腾的景观柱。图2-1左右对称的亲水池,游人可以亲近在水池台阶上与大自然沟通,在景观效果上水可以减少建筑基本生硬的
3、线条对人观赏景物的干扰。同时龙柱倒影在水池中夜晚特殊照明下格外威严肃穆。见图2-12.2甬道深幽肃穆,南北贯穿,以墓冢为中心,向四个朝向发散,一条甬道分三级,代表帝王将相百姓的身份,突出帝王的庄严神圣。分长长的甬道古朴的铺装,两旁庄严石像,完全营造出神圣严的不可侵犯感。见图2-2图2-1抬升广场图2-2甬道2.3泰陵博物馆相互对称生于甬道两侧,展示各类隋文帝时期出土的文物。2.4隋代书画历史雕刻群广场5该广场平面为两个错落的菱形组合,共有两个出入口,门口有神狮子石柱,南入口有水流直通贯穿整个广场。广场入口做小品引人进入书法殿堂。在当时
4、文帝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丁道护同时他也是对佛教很有研究,展示出很多佛教书籍也反映出当时文帝对佛教的推崇。同时进一步和邻国日本的文化交流,具有历史重大意义。同时在景观手法上,运用虚实结合,借景,框景,障景多种艺术手法结合水体这一灵活多变元素完成美好的景观效果。2.5福寿广场位于东南角和西边的浮雕广场相互对称,外形同样为菱形错落,在广场中央的菱形水池上做福寿的标志。汀步上有福寿禄的雕刻字样,相信在此汀步上一走便会福寿无疆,广场的特色在于“回”字形的长凳,结合了古典“回”的运用。广场四角的四神图案,祥云图案,寄托着美好的祝愿和保佑。2.6石
5、马广场以及石马生态园这个是根据传说打造,七匹金马驹。广场位于墓冢的东南角,呈半圆形依附在墓冢脚下,七匹金马驹环绕广场外围,永远捍卫着我们的帝王。广场铺装用青石板,彰显得岁月和神秘。石马生态园,是以石马广场为中心拓展开来的自然园。为游人提供荫凉,观赏,休息的场所。2.7祭祀广场5位于墓冢外围松柏林区的南边,由隋文帝墓碑、纪念堂、平面广场组成。不仅可以供市民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也可以为游客们提供朝拜纪念的需求。2.8“井”字型下沉古街道空间下沉的空间处理成为隋代古街道的民居感觉。图2-3广场的南北两边各有一个出入口,步入台阶,来到古街道,“
6、井”字型的街道是隋代的特点,用赭色砖打造出井字街道,在街道墙面上做漏窗,门,墙壁上镶嵌古钱币度量器具,在门户的两侧雕刻佛像。突出佛教文化深入百姓人家。走出街道,迎面而来的是2米多的叠水,别有洞天的感觉。图2-3“井”字型古街2.9道路规划设计南北甬道为以墓冢为中心的轴对称,发射状。靠近陵园前面的园路为规则对称式。多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周边四角的陵园区域道路多为自然式,次要道路和休闲小径占多数比例。主要道路(7米)次要道路(4米)休闲小径(1.5米)图2-4图2-4园路交通分析2.10植物规划设计植物种植原则:5(1)植物规划首先满足
7、功能要求,并与山水、建筑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协调。(2)植物规划以杨凌本地树种为基地设计的基调树种。(3)植物配置应注意整体效果,应做到主题突出、层次清楚、具有特色,应避免“宾主不分”、“喧宾夺主”和“主体孤立”等现象,使得设计既统一又有变化,以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4)植物配置应重视植物的造景特色。(5)植物配置还应对各种植物类型和植物比重作出适合的安排,并保持一定的比例。3结语本文对杨凌隋杨坚墓的保护及周边环境景观规划进行了设计,将会建设成一座反映隋代历史文化,集文物展示、民俗风情、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帝陵遗址旅游公园具有重大的现实
8、意义和经济效益。进而达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城市旅游业的目的。参考文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3年)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