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优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含有的___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约占7%~9%,无机盐约占1%,其他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________含量较少。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_。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盐溶液海洋水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2、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即时训练1下图表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答案:B解析:由图示各物质交换箭头的走向可推知:①为细胞外液;⑤为细胞内液;④为组织液;②为血浆;③为淋巴。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即时训练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
3、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成分;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消化液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成分。2.pH: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血浆pH保持稳定与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
4、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__________,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Na+和Cl-HC、HP酶的活性四、内环境的生理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媒介即时训练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B.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
5、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答案:D解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溶液的浓度呈正比,水分多则渗透压较小。即时训练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保持不变C.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NaH2PO4/Na2HPO4构成的缓冲体系D.血红蛋白、神经递质、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成分答案:A解析:寄生虫寄生在淋巴管内,造成淋巴回流障碍,组
6、织液增多,组织水肿;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指理化性质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内环境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NaHCO3构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_____和_________都处于__________中。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五、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稳态的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成分理化
7、性质动态平衡神经—体液—免疫即时训练5(2012·吉林摸底)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过程中,与内环境稳定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O2和废物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食物残渣是指没有被人体吸收的食物,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1.内环境成分的位置关系上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②③④共同组成了内环境。考点一 内环
8、境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2.内环境成分的内在联系(1)组织液、血浆间的双向交换。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因此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2)组织液、淋巴间的单向交换及淋巴、血浆间的单向交换。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