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ID:52558965

大小:9.43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0-04-10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版高中语文 2.5 离骚(节选) 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孟陬(zōu)揆度(kuí)苗裔(yì)B.搴阰(bǐ)跋扈(hù)骐骥(jì)C.辟芷(zhǐ)驰骋(chěnɡ)宿莽(sù)D.不淹(yān)弃秽(huì)纫佩(rèn)【解析】选B。“阰”应读pí。﹒﹒﹒﹒﹒﹒﹒﹒﹒﹒﹒﹒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B.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C.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D.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解析】选B。A项“锡”同“赐”;C项“道”同“导”;D项“辟”同“

2、僻”。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朕皇考曰伯庸考:对亡父的尊称。B.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思量。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众,很多,指美盛的样子。D.又重之以修能修:长。【解析】选D。修:美好的。﹒﹒﹒﹒4.下列加点词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惟庚寅吾以降②肇锡余以嘉名③乘骐骥以驰骋兮④作《师说》以遗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D。③④都是连词,表目的,来。①是连词,不译。②是介词,把。﹒﹒﹒﹒5.名句填空。①屈原自述身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屈原表达

3、时不我待意思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异曲同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②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6~9题。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朕皇考曰伯庸朕:我。B.纫秋兰以为佩纫:联缀。C.不抚壮而弃秽兮抚:抚摸。D.日月忽其不淹兮淹:久留。【解析】选C。抚:循,握持。﹒﹒﹒﹒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

4、比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纫秋兰以为佩(比喻美好的才能)B.汩余若将不及兮(比喻时光流逝得快)C.乘骐骥以驰骋兮(比喻一马当先的人)D.恐美人之迟暮(喻指君主,一说是自喻)【解析】选C。骐骥:比喻贤智之臣。﹒﹒﹒﹒﹒﹒﹒8.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恐年岁之不吾与A.斯固百世之遇也B.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C.谁为哀者D.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解析】选C。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为判断句,B.为被动句,D.为状语后置句。9.翻译文中的句子。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译文: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与秋天自然地依次替代。②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③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①

6、方正之不容也②人穷则反本③其辞微④举类迩而见义远A.①方方正正②贫穷③微小④表达B.①品行端正②处境窘迫③含蓄④表达C.①又方又正②处境窘迫③微妙④看见D.①品行端正②贫穷③含蓄④看见【解析】选B。注意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11.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

7、蜕于浊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屈原创作《离骚》,大概是由怨愤而引起的。(2)因为他的志趣高洁,所以文中多用芳香之物作喻。(3)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12.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高度赞扬了屈原《离骚》的思想艺术成就,指出屈原的高尚品德及其作品可与日月争光。B.这段文字借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重点介绍了创作的原因、目的、内容、风格和思想基础。C.这段文字是作者与屈原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对屈原作品

8、的称赞,是对污浊社会的抨击。D.这段文字既介绍了《离骚》的艺术特点,又高度评价了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品行与志向。【解析】选B。A项,“艺术成就”于本文无据;C项,文中无“对污浊社会的抨击”;D项,文中并没有介绍“艺术特点”。13.有人说,屈原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纵然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也要执著追求,无怨无悔,于是自投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