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

ID:52545201

大小:886.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4-10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_第1页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_第2页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_第3页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_第4页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赣州市森防站二〇〇六年四月学名: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突圆蚧属Hemiberlesia寄主植物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黑松Pinusthunbergii湿地松Pinuselliottii火炬松Pinustaeda本种加勒比松Pinuscaribaeavar.Caribaea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caribaeavar.hondurensis巴哈马加勒比松Pinuscaribaeavar.bahamensis南亚松Pinuslat

2、teri琉球松Pinusluchuensis光松Pinusglabra短叶松Pinusechinata卡西亚松Pinuskesiya晚松Pinusrigidavar.serotina展叶松Pinuspatula裂果沙松Pinusclausavar.immuginata卵果松Pinusoocarpa等松属植物。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在寄主的叶鞘内或针叶、嫩梢、球果上吸食汁液,使针叶和嫩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光合作用,致使被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受害严重时针叶脱落,新抽的枝条变短、变黄,甚至导致全株枯死。发生与

3、分布原产地:1965年,日本学者在我国台湾采到标本,1969年定为新种。1980年,在日本冲绳诸岛、先岛诸岛发现有分布。发生与分布我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发生与分布我市分布现状:我市于2005年10月29日-12月20日组织全南、龙南、定南、大余、信丰和寻乌等赣粤边境六县进行了松突圆蚧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松突圆蚧发生面积为51000亩,其中:全南县发生面积为15000亩,其中:大吉山镇6000亩,涉及3个村南迳镇3500亩,涉及4个村茅山林场4000亩,涉及4个分场五指山林场1500亩,涉及2个工区龙南县发生面积36000

4、亩,其中:九连山林场(含保护区)33000亩,涉及所有村武当镇1000亩,涉及1个村杨村镇2000,涉及3个村引入扩散原因港澳地区主要是由台湾、日本等地输入带虫的圣诞树(松树)造成的。中国内地主要是由于低龄若虫能随气流传播,因而首先传入广东省的深圳市和珠海市,造成大片松树枯死。主要传播途径初孵若虫在未固定阶段随风、雨、流水、动物和人类的生产活动传播。初孵若虫固定生活以后,对寄主植物的依附性很强,其成虫、若虫、卵均可借助盆景、苗木、球果、新鲜枝丫等随人为运输而进行被动携带方式传播。危害状况被害松树的针叶常枯萎、松树抽出的新梢缩短,树木生长衰弱,严重者常树冠下部的枝条先

5、行枯死.继而上部针叶枯黄脱落,嫩梢卷曲或停止生长,最后全株枯死。在受害的寄主植物中,以马尾松受害最为严重,从1、2年幼苗至30年生的大树均可被寄生受害且能成片感染。湿地松、黑松上该虫虫口密度虽高,却很难致死。受害程度受气候、地理位置、立地条件、其他病虫害的侵袭以及树龄老幼等因素制约。危害状况该蚧虫主要寄生在针叶基部,剥开叶鞘可见有虫体寄生,其次寄生在新抽出的嫩梢基部和新鲜球果的果鳞上.以及新长出的针叶中下部。寄生叶鞘基部的多为雌性蚧虫,而散居针叶、嫩梢和球果果鳞上的多为雄性蚧虫,它们用刺吸式口器插入植物组织中,吸食植物汁液,营固定不动的寄生生活。被寄生部位变色发黑、

6、或褐色,干枯或软烂,是被害状的微观显著特征。严重受害的松林宏观特征是林分针叶颜色发黄,落叶较多,新梢短而少,濒于枯死。寄生在新鲜球果的果鳞上寄生在新抽出的嫩梢基部寄生在针叶基部危害状况松突圆蚧的扩散速度非常迅速。20世纪70年代末在广东惠东和宝安两县发现,对马尾松危害严重。并迅猛扩散成灾。1983年松林受害面积达11万公顷,1986年达31万公顷,1987年增加到40万公顷,到1990年底,松林受害面积达71.8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的马尾松由于受松突圆蚧的虫害而枯死。目前,该害虫已经几乎覆盖了广东省的所有松林面积。雌成虫体略呈宽梨形。腹末端臀板宽而近似半圆形。腹部

7、第2-4腹节侧缘常明显向外突出。体壁除臀板外均为膜质,在口器下方常有鳞状颗粒分布,或有的个体此颗粒不甚明显。臀叶2对,中臀叶大,其末端钝圆,两侧有缺刻。中臀叶的两叶多为平行状伸出,两叶间的距离约为臀叶宽度的1/3。第2对臀叶很小,但高度硬化呈小齿状斜向内伸出,其大小远小于中臀叶。第3对臀叶完全缺如。臀棘细长如刺,其顶端除中臀叶间的臀棘外,均可见有小分叉或小分枝。臀棘的形状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有变异,其顶端有略呈缨状者。臀棘的分布通常在中两臀叶间2根,且细而短,其长度不超过中臀叶。在中臀叶与第2对臀叶间具2根臀棘。第2对臀叶与第3对臀叶间具3根臀棘,再向上常有很小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