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

ID:52544887

大小:1.95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3-28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_第1页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_第2页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_第3页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_第4页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创新团队)编号年度2015团队名称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团队所在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推荐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填表日期2015/5/18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制一、基本情况团队名称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研究方向有色金属冶金团队带头人杨斌、徐宝强、戴永年主要支持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团队成立时间1979年推荐材料密级无推荐单位(盖章)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可否公示可可否公开宣传可1有色金属冶金代码45040学科分类名称2真空冶金代码45030203冶金物理化学代码45010所属国民经济行业C.制造业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制造业第1页二、人员构成(一)成员结构

2、65周岁以上13.33%男2350-65周岁413.33%年龄总人数30结构35-50周岁1446.67%女735周岁以下1136.67%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2.12%517.86%1139.28%86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63.19%826.67%13.33%33(二)主要成员带专业技术团队工作头序号姓名姓别年龄所在单位研究领域职务时间(年)人是1杨斌男50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25是2徐宝强男36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8是3戴永年男86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364刘大春男49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135姚耀春男38无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10

3、6陈秀敏女42无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67龙萍女49无昆明理工大学分析化学78郁青春男44无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89李一夫男33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710蒋文龙男31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611邓勇女32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812熊恒男35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813王飞女34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914曲涛男33无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815王宇栋男42无昆明理工大学二次资源3第2页三、团队简介(限3000字以内)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团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成绩

4、显著。1958年戴永年老师在昆明工学院开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研究,1979年成立昆明工学院真空冶金研究室,1989年成立昆明工学院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2004年认定为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批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于2005年、2012年、2014年分别被遴选为云南省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获得“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目前团队拥有30名成员,研究生101名,成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团队成员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

5、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团队带头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奉献精神。团队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稀散金属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再生、真空冶炼新工艺以及高纯有色金属材料的真空制备四个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构建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理论体系,开发了十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研究成果,学术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冶金行业,增强了我国冶金工业的自主创新力,促

6、进了冶金行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了我国冶金工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团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其中突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6项,科技成果两次入选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出版专著及教材21部,包括我国第一部《真空冶金》专著、第一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教材;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456篇;申请专利188件,获授权专利8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3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36名,硕士157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7、奖2篇,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中国真空学会优秀硕士生奖5名;组织召开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0余次,其中大会特邀报告50余次。近十年来,团队的主要学术技术成就和贡献如下:(一)开发了稀散金属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一系列新技术,提高了锗、铟、硒等战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金属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中国铟的储量占世界的50%,主要赋存于锌、铅、锡等复杂矿物中,含量低,回收利用困难。团队根据高铁闪锌矿中元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