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

ID:52538874

大小:7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_第1页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_第2页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_第3页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_第4页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福建卷每年我都要对我们福建省的语文高考试卷扫描识别一番,把它编辑成能增的文字类文件,然后放在我的博客“园擢梅”上。为网上的高考试卷多数是图片文件,使用起来有所不便。录入一份语文试卷不算轻松的事,就算是“园擢梅”为搜索到本博的师生一枝梅花吧。第卷(选择题共15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冬的变迁和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统民间艺术要永葆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

2、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很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统中的“过年”的情怀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现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统,而是统的情感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许多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

3、起来。但是,也有许多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统民间艺术的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B.在时代转型期间,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法承载这份统的情感了。C.许多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历史文化,有的还成

4、为经典。D.应该通过努力,让那些还没有完全从生活中消失的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2.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文中“承统民间艺术”的主不一致的一项是A.在唐装中入一些现代元,使这种服装兼具古典韵味和时代气息。B.究和借鉴马家窑陶器的统制作工艺,用以开发新的陶器产品。C.把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D.春节时,用“福”字剪纸代替过去的门神,使统的情感有所寄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8/8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 越石父者也。”晏子

5、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 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之,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A,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

6、,请鬻于世。”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革之。”乃令粪洒②改席,尊醮而礼之。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注]:当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醮: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仪节。④摈:通“傧”,傧相。3.对下列句子中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   B.士者诎乎不知己   诎:屈从C.

7、请鬻于世     鬻:卖   D.免人于尽   厄:困境4.下列各组句子中,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载而与之俱归              吾乃今日睹而赎之②以其求思之深而不在也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而申乎知己                     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C.晏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