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3299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生态景观河道治理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景观河道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结合水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和近几年河道治理经验,对生态景观河道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河道现状,归纳总结了计大类、几小类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以期对各地生态景观河道的治理有所借鉴。关键词:生态河道、生态景观、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传统的河道治理只注重“泄洪、排涝、航运、灌溉”等常规水利功能,河道治理过多地采用砌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使自然水体形态渠道化、水池化,另外,由于经济的粗放发展,污水废液大量排入河道水体,造成水质恶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水生生物锐减,河道生态系统退化。随着经济社
2、会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河流“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功能的重要性,更加向往“生态自然、人水亲和、景观优美”的河道环境。生态景观河道的建设成为当前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7生态景观河道是融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生物科学、园林园艺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类工程。如何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生态景观河道的治理,使河道治理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是现代河道治理函需解决的问题。生态景观河道治理中,河道断而形式、护坡方式、植被配置格局、景观设施格局等都可以用河道治理横断设计的形式表现,河道横断设计是生态景观河道治理的重要表现手段。我们针对中小河流生
3、态治理工程中河道现状横断特性进行分类,并对相应治理模式进行典型分析。一、河道的基本功能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河道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因此河道治理的目的不再简单拘泥于运行的基本需要。摒弃经济快速增长过程所形成的仅重视工程效率和效益治水的理念,注重河流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强调景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结合,成为发展与水利建设共同关注的热点。河流的自然状态同其他天然状态下的河流无异,水体、河床、河滩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河流受到用地、防洪、供排水等因素的约束,绝大多数的河道需要通过人工改造,因此城市河道系统应主要具
4、备防洪排水、景观文化、生态环境改善等基本功能。1、防洪排水功能7防洪排水功能关系到河流防护区的安全,河流的防洪标准决定了河道治理的标准。从发展的普遍经验来看,河道不仅要有能力排出过境洪水,而且要能够容纳流域范围内设计标准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因此,河道的排水能力要满足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效修正汛期河道内水位与流量的关系,降低河道周边防洪目标的洪水风险。2、景观文化功能河道的景观美感通常来自于知觉。狭义的景观美学重视视觉感受,重视河道空间布局、色彩效果、层次搭配等;广义的景观美学不仅重视视觉感受,而且更加注重听觉、嗅觉等各种知觉的体验,包括体
5、验者头脑对整个知觉感觉的思考。从空间分布模式上讲,河流的条带型特征可以改变以地块拼接的地块镶嵌模式。人类是景观环境的构建者,环境中个体与社会群体对环境对象的审美判断,会随着时间趋同。3、生态环境功能河道的景观结构类型属于廊道,是上下游营养传输、污染物运移、转化和水生生物迁移的重要通道。同时,生态敏感带,应重视植被群落的生态功能,尤其为各种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和植物资源等提供栖息场所,这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4、利用功能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忽视了河道利用中能发挥的作用。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但要防止洪水的破坏,而且要尽可能通过河道用
6、好雨洪资源,实现雨洪资源化。二、河道分类根据治理河道的实际情况,按河道断而岸坡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类:71、直立档墙岸坡河道河道护坡基本为浆砌石挡墙,此类坡岸有结构稳定、节省占地的优点,但浆砌石护坡阻断了河流水体与两岸土壤的连通,两岸土壤和河流水体的物质交换减少,河岸带水生和陆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河岸生态破坏严重,且影响河道景观、妨碍人水亲和。2、自然岸坡河道自然岸坡河道具有生态好、景观自然的优点,但也存在个别区段岸坡不稳、植被单一、人水亲和性差等缺点。三、治理模式分析根据河流的2种岸坡分类情况,因地制宜,提出4大类治理模式,分别为直墙岸坡河
7、道城镇段治理模式、直墙岸坡河道乡村段治理模式、自然岸坡河道城镇段治理模式和自然岸坡河道乡村段治理模式。其中,根据两岸改造空间的多少,将直墙岸坡河道城镇段治理模式分为两岸空间充足、空间紧张、无拓展空间3小类治理模式,自然岸坡河道城镇段治理模式分为两岸空间极充足和空间较充足2小类治理模式,总共形成4大类、7小类河道治理模式。1、直墙岸坡河道城镇段治理模式1)两岸空间充足情况。将直墙拆除至正常水位以上0.5m7,缩短人与水的距离,利于人水亲和。河底两侧设置1.52.0m泥沙台地,种植水葱、芦苇、睡莲等水生植物,作为生态河床带,净化水质,给水生动物提
8、供生存空间,修复水体生态。保留的直墙岸坡以上可设置步行游路,供市民散步休闲,游路以上岸坡为生态护坡绿化带,河岸绿化带以外为行车景观路。见图1:2)两岸空间紧张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