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

ID:52527266

大小:509.03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3-28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_第1页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_第2页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_第3页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_第4页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永德量子力学讲义q10第10章 势散射理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势散射理论§10.1一般描述1,散射(碰撞)实验的意义及分类散射(碰撞)实验是指具有一定动量的入射粒子束流,射向处于气、液、固体形态的靶粒子上,和靶粒子相互作用(电-弱作用或强作用)之后,入射粒子、靶粒子或新生出的粒子由相互作用的局限区域散射飞出。除入射粒子的流强和能量之外,散射实验主要测量出射粒子的种类、能量、角分布(微分截面)、极化状态、角关联等等。在实验和理论计算中,可以近似认为入射粒子束流是单色平面波,而(不一定和入射粒子同类的)出射粒子束流是(渐近自由的)出射球面波,入射粒子和靶粒子的相互作用导

2、致入射和出射粒子不同状态之间的跃迁。各种类型的跃迁可以在设定相互作用之后由散射理论来计算。理论计算的结果可以直接经受实验的检验,因此散射(碰撞)实验在对微观粒子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内部结构的研究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们是原子物理、核物理的重要研究手段,是粒子物理几乎唯一的研究手段。散射(碰撞)过程可以区分为以下三大种类:弹性散射过程ABAB**非弹性散射过程ABAB(A——粒子的某种A内部激发态)碰撞反应过程ABCD(+┄)▲“弹性散射”过程中,不存在粒子种类的改变,而且不发生机械能(A、B粒子

3、总动能和相互作用势能之和)和粒子内能之间的转化,233因此弹性散射中机械能守恒;▲“非弹性散射”。存在机械能与粒子内能之间的转化。比如,电子在原子上的散射造成靶原子内部状态的激发(或退激发);▲“碰撞过程”。这是纯粹由于入射复合粒子A、B之间的组分粒子交换导致新复合粒子C、D出射,即(重新)组合反应。它们属于一般的形式散射理论处理的范围。比如,电子使靶原子电离放出束缚电子,或是各种原子核反应。这时没有新粒子产生和旧粒子湮灭,只是复合粒子在碰撞下的分解或重新组合,所以参与反应的粒子守恒。▲“反应过程”。这时出现新

4、旧粒子的产生和湮灭,从而也造成出射粒子C、D不同于入射粒子A、B。比如正负电子对碰撞湮灭成为两个光子,自由飞行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由于过程中有新旧粒子产生和湮灭,参与反应的粒子不再守恒。它们属于量子场论处理的范围。散射(碰撞)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可以用一个局域的空间变数的函数——势函数描述的情况,这时的散射称为势散射;不可以用一个局域的空间变数的函数的情况。这些属于形式散射理论和量子场散射理论。有时也把除了弹性散射以外的全部散射(碰撞或反应)过程统称为非弹性散射过程。本章只研究弹性的势函数散射的过程,但其

5、中有些概念对非弹性势散射(乃至碰撞反应过程)也适用。2,基本描述方法——微分散射截面设入射粒子束的流密度为21j,其量纲为()厘米秒,在散射区域0经受和靶粒子的相互作用之后,朝(,)方向散射出去。设J(,)单234位时间内沿(,)方向单位立体角散射出去的粒子数目,其量纲为1秒。于是,定义沿(,)方向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dd(,)(,)为Jd(,)(,)d(10.1)j0这里2ikz(,)的量纲为厘米。如果入射粒子束用平面波e描述(如同下k面所做的那

6、样),则jv,这里j的量纲显然是不正确的,那是00由于入射波函数的量纲不正确的缘故。但只要在计算分子J(,)的过程中也使用这个入射波函数,那么,作为比值的(,)的量纲就仍然是正确的。总散射截面为1dd(,)J(,)d(10.2)44j40由此可以看出,等于每秒每平方厘米一个入射粒子和该面积内一个靶粒子相互作用时散射粒子的份额。3,入射波、散射波和散射振幅下面计算中假定对A和B散射这种两体问题选取了质心系,并且分离掉了质心的平动运动。于是,这里所研究的势散射总

7、是入射粒子以折合质量在静止势场Vr()中散射,这里r为靶粒子到入射(或散射)粒子的矢径。通常,入射粒子束流不可能绝对的单色,入射粒子波函数应当以某种形式的波包来描述,但这种描述不但本身难以确切和统一化(事实上,不同装置产生的同一种类粒子束流,其非单色情况也会稍有差235别),从而给散射理论的处理带来复杂性、不确定性。因此,下面总ikz是将入射波理想化为平面波,并假定它沿z轴入射,即为e。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只要入射束流足够单色(即,束流的动量波函数()p足够好地集中在平均值附近),这里所做的平面波近

8、似将不会带1来影响,就是说,此时散射结果与()p的具体形状无关。远离散射中心(r)的散射粒子,其状态——散射波将是一ikre个渐近形式为(f,)的出射球面波(这个波的位相是krEt,盯r视波形上某个选定的位相数值,随t增加r增大,表明向外传播)。这里,为出射粒子的方位角,为相对于入射粒子飞行方向的偏转角又称散射角,r为散射中心到探测点的距离,k为散射波的波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