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

ID:52510196

大小:246.0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4-09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_第1页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_第2页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_第3页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_第4页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块整合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特征的分析与答题区域特征的分析1.区域特征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地理位置思路组成主要分析内容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2.区域特

2、征一般分析方法自然地理地形主要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和特殊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方面来描述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另一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自然地理地形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分析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张裂,以及大的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

3、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地理气候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第一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及气候特征;第二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某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自然地理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凌汛等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

4、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人文地理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带来的影响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地、工厂、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人文地理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

5、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第二,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环境问题的分析主要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专题训练1.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甲气温分布中心的形成原因。(2)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析图示区域沿海城镇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解析结合图例及其在图中的分布可获取以下信息:①结合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判定该地为福建省,河流乙为闽江

6、;②由等温线数值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同纬度陆热海凉,但甲地温度较低是由于地势(武夷山)较高所致;③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为发展小水电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地处东南沿海有利于对外经济联系和发展出口加工工业。(3)位于沿海,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新兴工业;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答案(1)甲地为山地,气温较邻近地区低,形成低温中心。(2)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丰富。掌握重要的地理界线是区域分析的基础应常总结归纳一些重要的地理界线经过的地理事物,熟悉世界和中国重要地理界线的分布,比较界线两侧地理特征的

7、差异。(1)世界重要地理界线界线名称内容东西经度界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往东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往西度数增大的为西经半球界线东西半球界线:20°W和160°E。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界线:赤道。往北度数增大的为北纬;往南度数增大的为南纬高、中、低纬界线30°、60°纬线。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30°至60°之间为中纬,60°至90°之间为高纬时区界线东经、西经(15°n+7.5°),其中n取0、1、2……11日界线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