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校中的研究.pdf

轴系校中的研究.pdf

ID:52499125

大小:142.4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8

轴系校中的研究.pdf_第1页
轴系校中的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轴系校中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2期2011年04月江苏船舶JIANGSUSHIPV01.28No.2Apr.2011轴系校中的研究刘其,刘涛(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江苏靖江214500)摘要:介绍了轴系校中过程中的主要工艺程序以及在主机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的各项参数,如机座扭曲度、机座下沉量、曲轴拐挡差和各轴承档负荷等测量和调整的具体方法,比较全面概括了轴系校中的整个过程及控制要点。关键词:轴系校中;主机安装;机座扭曲度;机座下沉量中图分类号:U671.91+1文献标识码:B0引言轴系校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校中安装顺序一般有两种

2、,一种是在尾轴和主机均已安装完毕,此时的中间轴及轴承须根据尾轴及主机的实际位置进行校正安装,另一种是在尾轴安装完毕后,自尾至首逐节校中安装中间轴及其轴承,主机在中间轴安装后再进行校正定位。大中型船舶一般采用后者。本文根据多年建造万吨船的实践经验,介绍建造的11.4万t油船螺旋桨处于70%浸没状态下校中的方法。1轴系校中前的准备工作(1)尾轴及螺旋桨根据轴系布置图安装并已交验结束。(2)根据本船轴系布置图及主机安装图要求主机及中间轴承已初步定位。(3)在中间轴距法兰端面某处安装临时支撑。(4)刮拂中间轴承座上平面的固定垫块,用平板检验接触点应均匀分布,每25

3、mm2不少于2~4点,固定垫块上平面按要求加工成倾斜度1/100。(5)调整船舶浮态,使螺旋桨处于70%浸没状态下校中。2轴系校中程序(1)根据校中计算书在尾轴的前端法兰处用千斤顶加50kN外力。通过调整中间轴的临时支撑和主机高度,利用直尺和塞尺(或指针装置)测量艉轴和中轴及中轴和主机端连接处各对法兰的偏移量和收稿日期:2010—09—13作者简介:刘其(1978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轮机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刘涛(1968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工艺设计工作。曲折度是否达到校中计算书规定的要求。当上述值达到计算书要求时,在艉轴和中轴及中轴和主机

4、端法兰连接之前必须交船东船检认可。(2)轴系交检以后,用连接螺栓把中间轴法兰与尾轴法兰、中间轴法兰与主机推力轴法兰连接起来并上紧。3校中数据的检测3.1主机曲轴拐档差的检查主机曲轴拐挡差值应该尽可能接近于0。曲轴与中间轴连接后,测量最后缸的拐挡差值并与主机厂提供的胎架试验报告进行比较。如有必要,抬高或降低主机直到其拐挡差值与目标值要求一致为止,也可能要抬高或降低中间轴承以优化校中结果。环氧浇注前应检查所有缸的拐挡差。为抵消船舶装载期间船体的变形,在校中期间,对于最后缸应采用特殊的目标值。目标值公差示例:11.4万t油船选用的是7S60MC—C型主机:目标值

5、=+O.5X限制值,公差为±0.3×限制值。正常情况的最大拐挡差值S60MC—C=最后缸目标值0.28min×0.5=+0.14mln,公差(目标限制)值0.28mm×0.3=士0.08mm,垂直状态拐挡差目标值为+0.06mm到+0.22mm之间。3.2测量主机后两档轴承间隙测量最后两道主机轴承的顶部间隙。由于该位置很难进入,因此只从前侧测量其间隙,该值是可以接受的。与主机厂提供的胎架试验报告值进行比较,顶部间隙通常要减小0.05rain。3.3检查主机底座的平面度采用拉钢琴丝的方法测量主机底座的平面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钢琴丝两端距离主机底座平面的

6、距离必须相等,误差不超过0.02rain。42江苏船舶第28卷(2)钢丝的所受拉力必须准确,可根据主机厂推荐值。(3)测量的机座的下垂值时,要考虑钢琴丝的下沉量,二者相加的结果即为主机底座的下垂值。3.4用框式水平仪检查主机扭曲度用框架水平仪测量主机扭曲通常是在机座上平面或导滑板的凸轮轴侧,在最前一缸和最后一缸进行。具体程序为:(1)在机座上平面或机架导滑板凸轮轴侧,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横向位置,测量最前面气缸的倾斜偏差。(2)与上相同,测量最后面气缸的倾斜偏差。(3)2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主机扭曲度。该扭曲度的允许范围:最大差值0.1mm/1000mm。3.5

7、测量各档轴承的负荷3.5.1测量中间轴承负荷的步骤(1)将千斤顶安装在距中间轴承的某位置,本船在距中间轴承中部偏首550111111处。(2)慢慢顶升中间轴。(3)连续记录每次中间轴被顶升量和千斤顶施加的负荷值。(4)顶举瞳线图如图1所示。图1中在坐标系统图上,以纵坐标作为中间轴被顶升量,横坐标作为千斤顶施加的负荷值,绘出轴的升高量与千斤顶负荷值的上升关系曲线0ab。图1顶举曲线图(5)当中间轴受顶上升达到一定数值后(本试验定为0.5mm)缓慢下降千斤顶上的负荷,依次连续记录相应的位移和负荷,在图1坐标图上作出下降曲线ed0。(6)在图1坐标系统图中延长h

8、和cd线段交横坐标于B、A两点,并读出A、B两点的值PA、P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