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92300
大小:403.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8
《生逢其时PERA 2009荡涤中国制造业转型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逢其时:PERA2009荡涤中国制造业转型期Bornattheright:PERA2009cleansuptheChinesemanufacturingindustryintransition文/朱辉杰安世亚太总裁张国明先生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麓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威为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然
2、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离散信息化研发平台,能支撑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吗72009年10月底,精益研发技术的领导者、国内最大的CAE技术供应商安世亚太fPERAGlobal)正式发布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9,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条迅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行之路。PERA生逢其时从“八五”、”九五”期间的“甩图板”工程.到”十五”期间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再到后来的“两甩”工程,中国制造企业利用将近20年的时间,将3CP技术(CAD.CAE.CAM和PDM)引入到了实际的设计、生产环节,在提高设计,生产效率的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完整且统一的信息化研发平
3、台.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作为国内最大的CAE技术供应商,安世亚太在为大量企业提供仿真分析产品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和实践经验。当企业的研发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单元的,离散的研发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势在必行。安世亚太总裁张国明先生就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产品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离散式软件平台的搭配和组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越来越需要一个高度整合的研发体系,可以有效管理研发中的各种要素.并让质量要求贯穿到企业研发的每一个细节,使得产品具有创新性.高性能.高品质和高附
4、加值。”2007年,安世亚太厚积薄发.从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中国企业特有的研发体系,基于丰富的信息化研发平台建设经验和强大的78研发能力,首次推出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7。PERA精益研发平台从企业实践中来,迎合了制造企业整合研发平台的必然需求,符合大型、复杂产品研发的客观规律。因此,平台级的PERA2007在面世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数十家企业的应用,在军工、航空航天,机车。动力装备和电子设备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2007~2009年.世界制造业乃至中国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开始进入加速期。经历了经济危机的中国企业能够更
5、为理性地看待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地位.对于构建完整的自主研发平台,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更为迫切和现实的需求。这两年中.PERA精益研发平台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张国明先生说:“从PERA2007发布以后的两年时间里,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在全球范围里探究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成功的应用。并且结合我们对中国企业的深入理解,潜心研究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与研发相关的各项要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益研发理念及方法论。”2009年末,面向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9诞生。相比PERA2007,全新的PERA2009进一步完善了精益研发的理念.方法学、技术和平台,在提高系统鲁棒性的基础
6、上,增加了大量的新功能,并将原有的几大精益研发关键技术重新梳理,形成了独特的”引擎”技术。PERA2009诞生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加速期.并在经济危机的尾声之中,为中国企业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巨大机遇提供了保障。PERA2009脱胎换骨,走向成熟相比传统的产品研发,PERA2009使企业的研发平台和研发方式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相比PERA2007,PERA2009的诞生则是精益研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我们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对自主产品创新的激励作用,不难发现这种作用往往分为七个类型:《1)信息化推动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对研发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2)信息化为创新提供更加
7、高效的研发工作平台,为创新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为创新提供革命性的工作模式和条件;(3)信息化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增强企业的学习能力;(4)研发管理信息系统把研发人员的经验等无形知识变成“可共享可传承的企业的有形知识”.改变企业知识积累的方式;(5)信息化推动产品创新.包括采用信息技术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6)信息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企业收益”的能力,提升将”技术创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