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8301
大小:29.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07
《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中几个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中几个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的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但高层建筑的基础埋设较深,而相邻建筑的安全,对深基坑支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论述了基坑支护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在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基坑支护的重要性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基坑采取支护措施。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
2、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二、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1、悬臂式挡土桩:主要用于基坑埋深较浅(5~7米左右),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打入式钢管桩。2、挡土桩(墙)+锚杆式或挡土墙+锚杆式:当基坑埋设较深时,在基坑侧壁上植入适当数量的锚杆有利于基坑安全同时可以控制结构尺寸节约造价。73、挡土桩(墙)+挡土拱圈(不设锚杆):拱圈结构主要是受压,能充分发挥混凝土良好的抗压性能,场地较大时宜优先选用。4、挡土桩(墙)+内支撑或
3、外拉杆:支拉结构设置在桩(墙)上端,以使悬臂体上端自由端变为铰支座,目的是减小桩(墙)身弯矩和桩顶侧位移。5、其他方式:比如交通工程中各类边坡防护工艺。三、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基坑工程的勘察工作不尽规范基坑勘察成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型、支护结构的配置以及支护工程的投资费用。需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的工程,在详勘阶段应针对基坑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勘察,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倍~3倍。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未针对支护设计要求进行专门勘察,基坑支护设计时大多数只能参照
4、主体建筑物的地基详勘资料,基坑工程的勘察范围多因场地条件或用地范围限制也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特别是在城区内建筑时,其地下室基坑边线都基本用足用地红线范围。因此,进行支护方案设计时,对基坑工程外侧影响区域内的土质、地下水等条件,如调查或搜集资料不齐全,只能是由设计人按经验判定,推断确定设计所需的相应岩土边界条件。2、深基坑的边坡水平位移大7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水平位移大,甚至超过了四厘米。并且在相应的监测过程中发现深基坑的水平位移仍在增加,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带来了阻碍。相应的深基坑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5、停止支护主体的施工,并对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进行重新评定和稳定性分析和处理,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有效处理。3、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比较困难。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6、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基坑开挖前、后,土体的内摩擦角值一般相差5°,而产生的土体的主动土压力也不相同;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也大,一般在6kPa以上,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也有很大影响。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7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却恰恰相反,即安全
7、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获得成功。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松弛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这说明在设计中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但在目前的设计计算中却常被忽视。5、设计人员与施工现场的协调不够在多数情况下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任务后很难参入到下步的基坑施工任务中,特别是挂靠设计、设计费用过低以及不能按合同及时支付设计费的情况下,设计人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多是被动消极地参与,施工中出现问题时不能
8、及时到现场解决,造成处理工作的被动和推诿扯皮现象发生。6、设计计算书的复核欠缺目前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基本上采用计算机商业软件,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计算结果也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但如果设计人员设计经验不足、使用不熟练、对软件界面的干预不合理以及数据输入取舍的差错等,经常导致计算书出现错误,甚至出现人为编辑和调整计算结果的假象。7、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7土方开挖技术含量低,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