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

ID:52431438

大小:746.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7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_第1页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_第2页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_第3页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_第4页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金矿床(Ⅰ)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0308卷年1第2月4期地质找矿论丛VoD1.23NO.4ec.2008中国金矿床(I):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葛良胜”,邓军,张文钊,李强之。,张艳春,郭晓东,路彦明(1.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武警黄金指挥部,北京100055;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摘要:针对中国近年来金矿床学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①大型一超大型金矿床;②区域成矿学与成矿系统;③造山带成矿与造山型金矿:从俯冲(增生)造山到碰撞造山成

2、矿的显著发展;④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到成矿体系研究;⑤热点、地幔柱及其多级演化:从边缘成矿到板内成矿;⑥成矿时代:从模糊到精确;⑦现代金矿成矿的实时模型;⑧从板块构造演化、超越板块构造到成矿地球动力学等8个方面。关键词:中国;金矿床;成矿学;进展中图分类号:P611;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12(2O08)04—0265—10值,指导和促进中国黄金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的不0引言断发展。近年来,中国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地质勘查大型一超大型矿床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些成果,特别是地质勘查进展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总结。目前,武警黄金指挥部正在部

3、署并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在上世纪90年近年来,随着汇聚板块边缘金矿成矿作用研究代初期编制的《中国岩金成矿图》和《中国砂金成矿的深入,一些学者[1]按照数百吨到上千吨金产量成图》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代《中国金矿床成矿规律图》矿省的特征,提出了新的(大型或超大型)金矿床分及《中国主要金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图》图集类方案:①造山带型金矿;②卡林和类卡林型金矿;的编制工作。成矿编图是全面反映当代中国金矿床③浅成低温型热液金一银矿床,④斑岩型铜一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地质勘查成果,在新的成矿理论指床;⑤铁氧化物型铜一金矿床;⑥富金块状硫化物导下,对中国金矿成矿和找矿问题进行全面认识

4、和(VMS)矿床和沉积喷流矿床(SEDEX)。其中造山综合分析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编图工作的基础,带型金矿产于近地体边缘的地壳中部(4~16kin),本文就近年来中国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如在Cordilleran型造山带转换挤压的俯冲一增生进行综合评述,而关于金矿地质勘查方面的进展将杂岩内;有些造山带型金矿省形成于板内地幔岩石在《中国金矿床(II):地质勘查新发现》中予以讨论。圈拆沉或地幔柱上涌处。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产由于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大量资料信息还在整理之于拉伸的会聚边缘的地壳浅部(<4km);而另一些中,本文发表的目的在于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反馈信成矿省

5、与岩石圈底部软流圈地幔柱上涌有关。浅成息,以使该项研究成果更为全面和准确、更富利用价低温热液金矿床(1~2km)和铜~金斑岩矿床(1~收稿日期:2008—08—14改回日期:2008—10—07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技术与示范研究”重点项目课题(2006BAB01B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GPMR200628)、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020211003,200010200158)和武警黄金指挥部地质科研项目(WJ2007—011)联合资助。作者简介:葛良胜(19

6、66一),男,安徽潜山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在职博士后,从事金矿地质研究工作。联系地址:河北省廊坊市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邮政编码:065000,E-mail:geliangsheng@yahoo.or1266地质找矿论丛2008矩4km)定位于大陆边缘弧或洋内弧的地壳浅部。铁域成矿学方面的问题。显然对区域成矿开展研究要氧化物铜一金矿床(1~6km)形成于地壳中部到浅比对单个矿床研究复杂得多。面对这样复杂的研究部,与拉伸陆块非造山岩浆活动有关。元古宙矿床对象,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手段引入位于厚的太古宙地幔岩石圈向薄的元古代地幔岩石区域成矿学研究

7、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年来,圈的转变部位。富金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则是陆弧中国地质学家对成矿系统研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或洋弧之弧后海底热水沉积物。这是当前大型超大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翟裕生_1对成矿系统的概念、型金矿床成因及分类研究中最成熟的成果之一。要素、结构、类型以及成矿系统的作用过程及作用产众所周知,金矿床分类问题是金矿成矿学领域物进行了系统论述,对促进成矿系统的研究起到了最重要、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这个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运用成矿问题我们将在《中国金矿床(III)》中予以详细讨论。系统的概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