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28761
大小:105.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测控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三课时课后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信号调制解调电路3-1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3-2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3-3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3-4已知调幅信号表示为us(t)=(10+0.5×cos(2π×100t))cos(2π×104t)mV,确定载波信号频率,调制信号频率,调制度。3-5什么是调频?请写出调频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3-6什么是调相?请写出调相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3-7什么是脉冲调宽?请写出脉冲调宽信号的数
2、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3-8为什么说信号调制有利于提高测控系统的信噪比,有利于提高它的抗干扰能力?它的作用通过哪些方面体现?3-9为什么在测控系统中常常在传感器中进行信号调制?3-10请举若干实例,说明在传感器中进行幅值、频率、相位、脉宽调制的方法。3-11用电路进行幅值、频率、相位、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12什么是双边带调幅?请写出其数学表达式,画出它的波形。3-13已知载波信号为uc(t)=5cos(2π×105t)mV,调制信号为x(t)=3cos(2π×103t)mV,调制度m=0.3,绘制调幅信号一般形式、双边带以及单边带调幅信号
3、的波形及频谱。3-14在测控系统中被测信号的变化频率为0~100Hz,应当怎样选取载波信号的频率?应当怎样选取调幅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信号解调后,怎样选取滤波器的通频带?3-15什么是包络检波?试述包络检波的基本工作原理。43-1如图3-9a的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已知输入信号的载波频率为500kHz,调制信号频率为6kHz,调制度为0.3,负载电路RL=10kΩ,确定滤波电容C2的大小。3-2为什么要采用精密检波电路?试述图3-10b所示全波线性检波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中哪些电阻的阻值必须满足一定的匹配关系,并说明其阻值关系。+us–半波整流器低通滤波器
4、+u΄s–iiCR4uoR1R΄2R2R3VD1VD2+u–i∞-++N1∞-++N2R’3+–uA+–u΄A图3-10b题3-17图3-3什么是相敏检波?为什么要采用相敏检波?3-4相敏检波电路与包络检波电路在功能、性能与在电路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3-5已知双边带调幅波us(t)=5cos(2π×5t)cos(2π×200t)V,该信号可否采用二极管检波电路进行解调?如不能,说明原因,并给出一个可用电路,并设置参数。3-6从相敏检波器的工作机理说明为什么相敏检波器与调幅电路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又有哪些区别?3-7试述图3-16开关式全波
5、相敏检波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中哪些电阻的阻值必须满足一定的匹配关系?并说明其阻值关系。uousR2R3R1R6R4R5V1UcV2∞-++NUcusUcRVuoRR∞-++Nab图3-16题3-22图43-1什么是相敏检波电路的鉴相特性与选频特性?为什么对于相位称为鉴相,而对于频率称为选频?3-2举例说明相敏检波电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3-3试述图3-33所示双失谐回路鉴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点应怎么选取?us+–us1us2fo1fo2RLRLuo1uo2uoVD2VD1TC1C2图3-33题3-25图3-4在用数字式频率计实现频率信号的解调中,为什么
6、采用测量周期的方法,而不用测量频率的方法?采用测量周期的方法又有什么不足?3-5一般调相信号是指调制后的信号相位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随调制信号变化,而图3-40中是调制后的信号自己的两个脉冲之间的相位差随调制信号变化。这里有没有参考信号?如有,什么是参考信号?3-6试述用乘法器或开关式相敏检波电路鉴相的基本原理。3-7在本章介绍的各种鉴相方法中,哪种方法精度最高?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鉴相误差?它们的鉴相范围各为多少?3-8在图3-46c所示数字式相位计中锁存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将计数器CPUS计数器锁存器延时时钟脉冲DG2Uo锁存指令清零UCDG1=1
7、&N清零,并延时清零?延时时间应怎样选取?图3-46c题3-30图43-1脉冲调制主要有哪些方式?为什么没有脉冲调幅?3-2为什么图3-30所示电路实现的是调频,而图3-52所示电路实现的是脉冲调宽,它们的关键区别在哪里?uo∞-++NCR310kW5kW10kWR1RRPR4VS15kW30kW10kWR2图3-30R2RP3VD1RP2R4VD2RP1CuCuoVSR3∞-++NR1图3-523-3脉冲调宽信号的解调主要有哪些方式?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