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ID:524159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_第1页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_第2页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_第3页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_第4页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摘要: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已经引起工程界的关注。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工程结构设计参数,阐述了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布置,计算分析了梁式转换层结构层侧向刚度比。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1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0655.6平方,地上29层,地下2层。地上部分由裙楼连接两个塔楼构成,裙楼顶板以上设置伸缩缝将两座塔楼分开。建筑总高度91.5m,其中1~2层为裙楼,1层层高6.0m,用于架空层与管理用房;2层层高4.5m,用于商业开发铺面;3~29层为标准层,层高3.0m,均是住宅。地下部分为设备用

2、房与地下车库,每层层高3.5m。工程结构形式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2工程结构设计参数2.1建筑参数本工程建筑高度88.5m,属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规定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且高宽比4.5,满足《高规》中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最大高宽比要求。2.2地震参数(见表1)6表1地震参数2.3风荷载参数根据《高规》,风荷载取值规定: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一般情况下,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可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故本工程采

3、用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0KN/m2。2.4结构抗震等级参数根据《高规》中表4.8.2规定,本工程框支柱、框架柱、框架梁、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参数设计见表2。表2结构抗震等级参数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短肢剪力墙提高一级,按一级抗震等级采用。如剪力墙厚度不小于300mm,且层高与剪力墙截面高度之比大于4的剪力墙,仍视为一般剪力墙,其抗震等级亦按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采用,连梁抗震等级同与其相连之剪力墙。3梁式转换层结构布置梁式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布置时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63.1平面布置力求规则简单,对称均衡,尽量使水平荷载的合力

4、中心与结构的刚度中心重合,避免产生扭转等不利影响。3.2剪力墙中心线宜与框支梁中心线重合,框支梁截面中心线宜与框支柱截面中心线重合,以避免荷载偏心,框支梁上一层墙体内不宜设边门洞,也不宜在中柱上方设门洞。3.3底部大空间必须有落地的落地筒体或剪力墙作支撑,落地剪力墙的数量不宜少于剪力墙总数的50%。通常可结合建筑平面,将剪力墙在楼梯间或电梯间处落地围成筒体,并对落地剪力墙和筒体底部墙体适当加厚。3.4落地剪力墙间距应不大于2倍楼盖宽度,且不大于24m。3.5落地剪力墙与相邻框支柱的间距,不宜大于12m。3.6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

5、比应符合《高规》附录E的规定。按规定本工程地上2层为框支柱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Y不应大于2。3.7框支柱层楼板不应错层布置。转换层及其上下层相邻楼层的楼板应适当加强。4层侧向刚度比计算分析6由于本工程梁式转换层结构上部住宅的剪力墙较多,而建筑底部是大空间,因此,部分剪力墙不能直接落地。并且此工程部分转换层层高较大,若设计中不加以注意,通常容易造成下部抗侧刚度远远小于上部的情况。为保证转换层下部大空间结构有适宜的刚度、强度、延性和抗震能力,应尽量弱化转换层上部主体结构、强化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的刚度,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刚度及变形特征尽量相

6、近。目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往往通过控制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抗侧刚度比来避免竖向刚度差异较大。规范对层侧向刚度比计算,主要有3种方法:(1)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2)剪切刚度;(3)剪弯刚度。这3种方法由于计算不同,得出的刚度比结果通常有差异,需根据实际工程做出合适选择。计算方法1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是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条文说明中提供的层刚度比计算方法。计算方法2剪切刚度是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附录E.0.1中提供的层刚度比计算方法,

7、适用于底部大空间为1层的情况。《高规》附录E.0.1规定:当底部大空间为1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Y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Y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按下列公式计算:6但是这种刚度比计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没有考虑竖向构件的布置问题,布置在中间的剪力墙和布置在外围的剪力墙对层刚度的贡献是不同的,抗侧刚度中弯曲刚度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2)特殊结构布置情况下(如与剪力墙相连的框支柱,短肢墙,斜向布置的剪力墙等)剪切面积的取值不明确。计算方法3剪弯刚度是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8、技术规程》(JGJ3-2002)附录E.0.2中提供的层刚度比计算方法,适用于底部大空间大于1层的情况。附录E.0.2规定:当底部大空间大于1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