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

ID:52398856

大小:2.81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_第1页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_第2页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_第3页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_第4页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空间活化策略研究STRATEGYRESEARCHONACTIVATINGWATERFRONTSPACEONONERIVERANDBOTHBANKS陈璐青林晨薇程维军ChenLuqingLinChenweiChengWeijun从不同时期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来看,河流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是消除滨水空间利用弊端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以及城市品质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针对”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提出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包括“以保障水安全为前提,以缝合城市空间为

2、重点,以激发水岸活力为目标”三大路径,从而让滨水地区充分发挥生态安全效能,强化滨河两岸功能的联系,重塑滨水公共活力。一江两岸;水安全格局;缝合;水岸活力FEATURETHEME主题专栏的防患于未然.还是城区现状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3“一江两岸”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日趋激烈.不仅是对发展要素的吸引.更在于对人才的吸引。因此.城市竞争力除了产业、政策、交通等硬实力外+还包括城市形象、生活品质、文化氛围、景观生态等软实力。香港维多利亚港是香港城市形象和地区实力的标志.每年大量节庆

3、活动和赛事都在维港进行。同样,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和维也纳的多瑙河两岸地区.都是当地城市公共生活最多的场所.也是城市特色最鲜明的区域.往往被喻为“城市的会客厅”。可以说,“一江两岸”是滨水城市环境特色最鲜明、城市形象最具代表性、城市活力最充盈和城市土地价值最宝贵的区域.其高质量的开发对于增强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三大设计策略重塑“一江两岸”如何充分发挥滨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最大效能,有效解决既有滨水利用问题,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区域竞争力.是滨水城市必须重视的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归

4、纳出“保障水安全、缝合城市空间、筑就水岸活力”三大设计策略。1保障水安全格局”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应以保障水安全作为前提.综合考虑河流与整体水系的关系.河流与腹地的关系以及河流与堤岸的关系。(1)尊重自然规律.连通水系,合理增加蓄洪空间;.-7流水安全的问题,关乎整体的水系生态系统。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河湖水系的连通.打通洪涝水通道.增加蓄洪空间.可提高河湖的洪水蓄泄能力.有效降低洪水风险,保护区域水安全格局。因此.“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可采取如下方法。第一.优化区域水系结构。梳理现状整体水系.并结合竖向标高.用7

5、4地条件等.合理选择水系连通.优化自然水系格局。如金华金义新区规划设计.结合现状地形标高以及水流方向、汇水面.汇水路径等分析,选择主要汇水路径作为水系连接的自然通道.形成更合理的城市水廊道.保障城市水安全格局(图1)。第二.合理增加蓄洪空间。结合邻近的河塘湖泊、生态湿地或开挖人工水面等方式,合理增加蓄洪空间,提升防洪抗洪能力。在衢州信安湖规划设计中,由于位于衢江东岸两江交汇处的姚家湿地片区.平均标高低于50年一遇的防洪堤岸约6m.是城市的低洼易涝地区,因而设计了大面积的人工水面.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景观节点,另一方面作为内部排水空间.增加大量蓄

6、洪空间,缓解防洪排涝的压力。(2)强化低冲击技术应用.控-$Ui!:l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低冲击开发(又称低影响开发.即LowImpactDeveIopment.简写LID)理念由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Suin技术措施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inn染的控制.使建设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开发建设前。低冲击开发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低冲击技术在滨江腹地的应用,通过屋顶和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绿地草坪滞蓄汛雨等方式,加强雨水径流入渗、滞蓄等控制.减少雨水径流

7、量和峰值流量。(3)根据防洪标准和对河流生态影响最小原则选择可利用岸线河流岸线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不但具有行洪及维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具有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一江两岸”滨水地区资源丰富.开发价值较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岸线建设失控、岸线资源遭受破坏等问题。因此.应根据防洪标准和对河流生态影响最小为前提.结合集约高效利用等原则.合理选择可利用岸线对其进行开发建设。首先,依据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以水位标高为基础.结合高程、坡度及坡向分析.利用GISi_贝U算得出可利用的岸线用地范围。然后.以GIS分析结果为依据,选择重点开发岸线用地

8、和控制开发岸线用地.以“高地高淞爹用、低地低用”为原则.进行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如上虞曹娥江”一江两岸”规划设计.通过对滨水地区地形地貌的分析.结合城市防洪标准以及河漫滩用地不淹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