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ID:5239139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_第1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_第2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_第3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_第4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分析了钢筋连接的施工问题、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及按不同规范要求施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现在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前景非常好,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很多领域。但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这对工程质量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二、钢筋连接的施工问题大直径钢筋(φ≥28

2、)可采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新技术,即剥助钢筋纵肋后滚压直螺纹的套筒将预制的丝头待连接钢筋旋拧在一起达到钢筋连接一体,实现等强度连接的目的。7它的机理是:利用滚压螺纹能使螺纹综合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的特性,同时利用螺纹连接传力不均率与螺杆横截面积变化率相协调对应能够降低螺杆抗拉应力,改变连接过渡段内力曲线形状,降低变截面应力集中影响的特性来弥补钢筋剥肋和螺纹小径对钢筋横截面积削弱影响达到钢筋等强度连接。技术特点是:1.接头强度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接头性能达到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中A级规定,实现与钢筋母材等强度

3、连接。2.钢筋丝头螺纹加工精度高。使工厂加工的套筒与施工现场加工的钢筋丝头配合性好,保证了钢筋连接质量。3.由于钢筋端部的丝头是对钢筋柱体表面金属强化后形成的螺纹,钢筋芯部材质和机械性能不发生任何变化,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高,特别是接头的抗疲劳性能好,与钢筋化学成分无关。4.铜筋丝头加工过程中钢筋搬运次数少、操作简单,加工速度快。一次装卡即可完成钢筋剥肋、滚压螺纹两道工序。5.钢筋丝头加工设备投入小,易耗件损耗低,一套滚丝轮可加工丝头为0.8-1.2万个。6.接头连接施工方便,质量容易控制。钢筋丝头用手即可旋入套筒,仅最后2-3扣时用管钳或力矩扳手旋

4、紧,只要钢筋外露螺纹不超过1.5扣,即可保证接头的等强连接。7.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直径16-50mm的Ⅱ、Ⅲ级钢筋在各个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可旋转钢筋连接,还能适用于不可旋转或轴向不能移动钢筋的连接。7三、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1.一般施工做法的弊病梁柱节点施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节点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箍筋绑扎不便,采用整体沉梁时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部位不放或少放柱箍筋,留下严重隐患。部分施工人员意识到钢筋骨架整体入模后柱节点内箍筋绑扎困难,便采用两个开口箍筋拼台,然

5、而在整个节点区均采用开口箍筋显然不符合规范规定。规范箍筋封闭和箍筋末端弯钩的构造要求,是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起有效约束作用的必要条件,但采用分层下箍法操作难度仍相当大。必须将节点部分侧模板拆除方能保证节点箍筋间距及绑扎牢固。若采用原位绑扎钢筋(即先安装梁底模,再直接在梁底模上绑扎梁筋、安装侧模板),其缺陷是:(一)只安装梁底模、不安装侧模板。板的模板无法安装,造成整个模板支撑系统不稳定,易发生模板倒塌事故。(二)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所有的钢筋均在施工楼层堆放和二次运输。在这种开放的模板体系上堆放和搬运钢筋极其不安全。(三)支模和绑钢筋多次交叉作业。不

6、利于施工组织管理,窝工现象较严重,工效较低。2.改进的对策7近年的作法是将梁板模板(含侧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才安装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该施工程序的优点是钢筋堆放、运输及绑扎较安全,交叉作业少。支模和绑钢筋不冲突,工效较高。但若不采取特别措施,会出现节点箍筋少放或者箍筋间距无法保证的问题。对此,可采用如下措施解决:(一)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可用细钢筋)。(二)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穿梁钢筋并绑扎,为防止附加纵同短筋位置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应偏离箍筋角

7、部约5cm。采用该法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施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当结构较复杂时,采用该方法可能也会有困难,施工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目前高层建筑中,柱使用C45甚至C60及以上混凝土已非常普遍。实际工程中楼盖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0-C35。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且随建筑物高度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会越大。JCJ3--1991第5.2.1条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5MPa。如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的相同,7强调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

8、同。不能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而现行规范JCJ3--2002第13.5.7条规定: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楼板的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