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pdf

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pdf

ID:52391187

大小:205.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pdf_第1页
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pdf_第2页
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11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ov.2010第25卷第6期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01.25No.6文章编号:1673-064X(2010)06-0035-03西峰特低渗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黄海(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西峰特低渗油藏原油含蜡量和油气比相对较高,地饱压差小,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生产压差下降过快导致溶解气逸出,造成流体间热交换量增大,引起近井地带储层温度降低,原油中蜡等重质组分析出使得近井地带有机垢堵塞严重.根据

2、渗流力学和边界层理论,对西峰特低渗油藏不同温度下油、水两相及单相渗流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降低导致原油中重质组分在孔隙表面吸附量增大,流体边界层增厚,致使油相和水相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增大,油水流度比增大,油水两相区变窄,岩心润湿性由水湿向油湿转变,驱油效率明显降低,最终导致油井产能降低.关键词:西峰油田;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El22.23文献标识码:A西峰油田处于伊陕斜坡的西南部,属三叠系延立岩样模型.在岩心流动仪上(图1),参照sY/T长组,主要生产层为长8层,平均孔隙度为10.5%,5358—2002和sY/T53

3、45—1999[进行实验.平均渗透率为2.2X10~m,属低孔低渗储层,层恒温箱内非均质性严重,微裂缝发育.原始地层压力l6.58MPa,饱和压力13.02MPa,地饱压差小.未见边底水,属弹性溶解气驱动,自然能量不足.自2002年大规模开发以来,随着注水量的增加和生产压差的逐渐增大,近井地带储层温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造成近井地带有机垢堵塞和井筒结蜡现象严重.为了清楚认识温度对西峰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特征的影响,在室内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图1实验流程示意图1实验条件及方法2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用水为地层水,矿化度53.04g/L实验用油为现场新鲜原油,含蜡10%

4、~13%,在地层温度2.1油、水单相渗流实验’70℃下黏度为1.21mPa·S,析蜡点温度为47.5℃.油、水在储层的渗流规律与储层温度密切相关.实验所用岩样均取自西峰油田特低渗透储层.实验分别在70℃(地层温度)、55℃、40℃(析蜡点将岩样洗净、烘干、抽真空、饱和模拟地层水,建以下)下进行实验.实验岩心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收稿日期:2010-06—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复杂油藏渗流与高效开发技术研究”项目(编号:B2006BAB03B05)资助作者简介:黄海(1981一),男,博士,助教,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研究.E—mail:haihuangl

5、105@yahoo.coln.an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表1油、水单相渗流实验岩心物性参数面积小于孔道的横截面积.在岩心物性参数不变、驱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黏度越大,边界层厚度越大.流体黏度越大极性组分含量越多,固液相互作用就越明显HJ.当储层近井地带温度降低时,原油黏度升高,极性组分析出,在由不同温度下单相流体渗流规律曲线(图2一孔隙表面形成的边界层增厚.孔隙中供流体渗流的图3)可以看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不满足线性空间减小,由任意界面的拉普拉斯方程达西公式.随着温度的降低,油相和水相的启动压力Pc=(1/R1+1/R2)(1)梯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6、以油相为例,当温度由可知(式中:P是毛细管力,mN;o-是界面张力,70℃降到40c【=时,油相启动压力由0.037MPa/cmmN/m;R,R分别是两相间形成液膜的曲率半径,升高到0.144MPa/cm,增幅289%.可见,温度对单In.),毛细管力的大小与多孔介质的半径成反比.相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很大的影响.孔隙半径的减小将使毛细管力增大,驱动流体所需克服的阻力就越大,启动压力梯度就越大.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所需抵消启动压力的地层压力就越大,滞留在地层中的能量就越多,造成地层能量不同程度的“浪费”.而在生产过程中,采油井为了达到设计的产液量,必须降低井底流压以抵消

7、由于启动压力梯度存在而产生的附加渗流阻力,这样就在采油井形成一个局部低压区.由于相当一部分能量滞留在储层中不能有效利用,不但降低了原图2不同温度下单相油渗流规律曲线油的阶段采出程度和最终采收率,而且还增加了特低渗透油藏的开采程度.2.2油水两相渗流实验油水两相渗流规律曲线——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气田开发动力学计算中重要的基础资料.其可以反映油水(气)在地层中流动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多相流的基础,它在油田开发设计、动态分析,确定储层中油、气、水饱和度分布、润湿性变化以及水驱油有关的各类计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在油压力梯度/(M/'a·em-‘)水两相流动中,油相的

8、渗透率除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