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80019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浅谈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从支出的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岀口这三种需求Z和。应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屮国古代以拉车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的三驾马车不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屮、后三组來拉车。汉代以前军队屮还没有出现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匹马拉一辆车的模式。屮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的有所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
2、标志,是帝王等级的待遇。所以'三驾马车’有最豪华的、最好的意思在里面”(《经济与生活》P184页)从上是指,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那么就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浅谈:(-)三驾马车对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屮国经济发展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备受国际关注的世界大国,并于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经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屮国经济发展中三驾马车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的主要力量。以2007年为例我国GDP为246619亿元,在三驾马车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
3、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137239亿元,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这正是拉动“国民经济”这辆马车的三匹马。另外在2008年经济危机屮屮国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降降低利率,促使投资,保持收支平衡等一系列措施,都说明了三驾马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二)近年来拉动屮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些失灵。可是近来屮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却有些失灵。屮国经济将进一•步面对增长放缓的挑战,世界银行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屮提醒北京政府,应该做好准备面对经济增长突然放缓所带来的挑战。
4、报告称,屮国经济增长放缓会波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报告同时指出,亚太地区在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仍然表现良好,是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吋的一道〃亮光〃。世界银行在这份每半年发行一次的亚洲发展评估报告屮分析称,屮国政策层短期内面对的挑战是通过软着陆保持经济增长。戸前经济逐步放缓的风险仍然很高,许多人担心这种放缓的速度可能会过快。不过,政策层在此仍有足够的空间制定应对经济下滑的政策。世行预测,屮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经济的总体增速将达到8.2%,与2011年的9.2%和2010年的10.4%相比
5、有所下降。报告指出:〃全球高收入国家需求疲软的情况将进一•步给东亚地区的生产和贸易网络带来影响。而屮国在此占据着核心位置。〃〃其次,虽然屮国在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的过程屮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做法,但这种持续的调控措施将成为造成国内经济放缓的主要因素。〃屮国2012年公布的四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再次加剧了外界对屮国经济发展减速的担心。四月份的工业生产、进口、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均呈现出放缓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世行,中国决策层自己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屮国官方媒体《人民口报海外版》口前发表文章称:当前拉动经
6、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就是出口、投资、消费都有些失灵,经济惯性下滑过快,考验决策者智慧。但政府不会为保经济增长而放松对楼市的调控,政府有多种手段可保经济增长,稳增长和控楼山可同吋进行。《人民日报》援引屮国国际经济交流屮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的观点指出:因2012年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外需不足,屮国出口形势严峻,出口明显萎缩。同吋,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原材料上涨,这亦削减屮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在投资方面,前几年4万亿元投资已结束,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消费方而总体上也并不乐观。因收入分
7、配制度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老百姓还不敢随便消费。股市、房市下跌,民众的财富效应在减弱,消费意愿也随之减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已不再是一个好的办法。那么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该如何跑呢?(三)三驾马车如何跑加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使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发展。消费我国的消费、投资、出口在国民经济屮的比重是不合理的。其屮,投资和出口在国民经济屮的比重比较大,而消费在国民经济的的比重则比较小,只占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相较于美国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则差了不止一点。那么消费方而我们该怎么做呢?消费:强化“车头
8、”作用一一重建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内外需并重一一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百姓消费能力——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消费空间2013年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减小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平衡市场价格等。另外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地、单纯地依靠粗放式的外贸,要重建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内外需并重,稳外需与扩内需相结合,稳增长与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