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地垒油气藏类型及控制因素研究.pdf

港北地垒油气藏类型及控制因素研究.pdf

ID:52366926

大小:2.96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7

港北地垒油气藏类型及控制因素研究.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港北地垒油气藏类型及控制因素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创新港北地垒油气藏类型及控制因素研究闫辛酉(大港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天津300280)摘要:港北斜坡区早在60年代就进行了勘探,在沙河街组钻地层不整合油气藏:该类油气藏多分布在侵蚀高斜坡带,本遇油层,但由于产量较低,又零星分布,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该区沙三2段侵蚀带下部发育了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位于X47-6-4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存在构造落实难、储层预测难、油气成藏控井—GG354-5井区。该类型的油气藏在纵向上分布于多套储集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钻井资料出发,在层体中,横向含油连片的特征,只有明确了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才能序划分、

2、油藏模式建立的基础上,运用相干数据体、三维可视化等更好的部署开发井网。技术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结合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地质综合分地层超覆油气藏:在斜坡带水进过程中,地层超覆在下覆层析,预测储层有利相带和储层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本区受多幕序界面上,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即而形成了地层超覆油气藏,如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多期不整合,研究区内岩性地层油气藏分G354沙二段底界的油气藏。布主要受岩性和“三面”因素控制,即主要受最大湖浸面、不整合岩性油气藏:除其它类型的油气藏外,在斜坡区多形成岩性面和断面控制。油气藏。如G35井沙二段岩性油气藏,油藏特点是油层厚度

3、薄,关键词: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油藏模式;控制因素面积较小,油层横向变化快,油气分布不稳定,而G35井沙二段岩一、勘探开发现状性油气藏,面积相对较大,证明当时水体环境的稳定性。港北地垒位于北大港构造带中段,港中、港东、港西三个油田三、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的结合部。是以港西凸起倾末端为背景,在下第三纪发育起来的研究区内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主要受岩性和“三面”因素控斜坡构造,下第三系被断层复杂化的鼻状构造,构造轴向北东制,即主要受最大湖浸面、不整合面和断面控制。东(。图1)。1.岩性控制油气藏的分布该区沙二、三段储层发育,储盖组合条件良好,在工区东侧斜

4、坡区形成有岩性上倾尖灭圈闭,HG16-38井区发育近岸水下扇,受局部物源的影响,该井区沙二段储层发育,且发育H7-1井南断层、H6-1井断层与油源断层沟通,能够使油气保存下来,经钻探证实该区HG16-38井、G35井沙二段油藏为岩性油藏。2.最大湖泛面控制主要岩性油气藏分布成藏条件分析和研究实践证实,最大湖侵面附近最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最大湖侵面附近湖盆水体深度最大,水域面积和暗色泥岩分布最广,是生油岩集中发育层段。本区的沙三1段暗色泥岩即是生油岩也是沙三2段储集层的盖层,沙一段的泥岩层也是区域盖层,纵向上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两

5、期湖泛面之间的沙二段和沙三段地层。3.区域不整合面控制地层油气藏分布构造活动多旋回性和构造旋回的多级次性,造成地层普遍存在多个不整合或沉积间断,有利于形成沿不整合面上、下分布的地层圈闭。如果这些圈闭与生油岩之间存在断层或不整合面等油气运移通道系统,就可以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或不整合遮挡地层油气藏。沿各级不整合面上、下都可以形成地层油气藏,不整合面主要控制了地层油气藏的分布。沙三内部发育的不整合面,在其下覆地层形成了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其以上地层形成了地层超覆油气藏。4.断层面主要控制油气运聚图1港北地垒构造位置图断层面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和分布也有重

6、要控制作用,主1964—1971年为勘探初期阶段,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发现油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断面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干通道,层,经试油证实高产油气流井2口,工业油流井9口,从而发现了非主要生油岩层系油气藏的形成,多数是因为油源断层的沟通,港中油田。1996年在港中滨北一断块钻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利用如H6-1井断层与油源断层沟通,为油气运移起到了通道的作二维资料解释评价后,部署了H7-1、H6-1等井,钻探后获得高用。二是港西及前缘断层不仅控制砂体发育,在断距较大时,可产,而改名为红湖构造,当初上报探明地质储量1000×104t,但开以造成断层

7、两盘岩性的变化,而形成侧向遮挡岩性油气藏。近东发效果不好,储量核销到只有64×104t。2005年为了进一步评价西走向的南倾港西断层为长期发育的油源断层,直接切入生油红湖构造,又部署了Bin11X1、Bin12X1井,其中Bin11X1井在沙岩,为油气的运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段获得工业油气流,探明储量42.7×104t,Bin12X1井地质报参考文献:废,勘探开发工作由此陷入停滞。而在2007年度利用新处理连[1]鲍园,罗群,王超勇等.地震成藏学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片三维地震资料,从构造油气藏认识转变为地层岩性油气藏,提进展,2013,

8、28(1):28.280-286.出滚动评价建议,经钻探均获成功,证实了该区评价开发仍有很[2]朱筱敏,李洋,董艳蕾等.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