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海地区勘探成果及潜力分析.pdf

桩海地区勘探成果及潜力分析.pdf

ID:52361600

大小:2.81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6

桩海地区勘探成果及潜力分析.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桩海地区勘探成果及潜力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论·实践桩海地区勘探成果及潜力分析周子群(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摘要:桩海地区位于沾化凹陷东部,发育沙河街组地层油藏,但受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地震剖面上沙河街组的地层接触关系不清。通过地质分析研究并借助地球物理技术,破除地震上的假象,识别削蚀点,落实地层圈闭,有效指导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关键词:地层圈闭;地震假象;削蚀点;成藏控制因素地层圈闭多发育在凹陷边缘的第三系内部,环绕凸起(凹强屏蔽作用,砂体削蚀尖灭部分反射叠加,单层无法区分。削蚀陷)呈裙带状、多期次、多砂体类型叠合连片分布,具有含油

2、条储层与上覆地层形成平行的地震反射特征,即实际地震剖面中带窄的特点。桩海地区是指老河口油田、桩西油田与长堤油田T6与T2近平行的地震假象。只有模型频率提高到40HZ时,之间的滩涂及极浅海地区。构造上位于埕北凹陷与埕岛潜山、反射尖灭点才能相对清楚。因此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是描述孤东-长堤潜山及桩西低潜山三个构造体系的接合部位。沙河沙三段削蚀地层的有效途径。对地震资料进行提频处理,提频街组时期构造活动频繁,多次地层抬升与沉降,发育多期地层后削蚀层位反射界面可以追踪,削蚀点相对比正常剖面更加清剥蚀不整合,同时油源十分丰富,油气可以沿断

3、层或不整合运晰。新认识指导了削蚀尖灭线的追踪,洼陷边部的削蚀地震现移至各层系,具备形成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条件。象可能是地震频率过低造成的。受地震资料限制,地震分辨率1勘探成果及认识不可能无限制提高,依照地层外推的方法,落实削蚀尖灭点。追2踪过程中沿地震反射轴的趋势向上追踪到不整合面沙一底部。桩海地区勘探面积约500km,目前,共完钻探井150余口,从频率和相位这两种属性剖面上,削蚀尖灭点也很清晰,在追发现了Ng、Ed、Es、Mz、Pz五套含油层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踪过程中多种属性综合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削蚀尖灭点描述14276×

4、10t。有两个难点困扰本区勘探进程:一是受地震分辨的准确度。在此方法指导下共追踪出沙二、三段三个砂组构造率的影响,地层超剥点处通常呈现无反射或弱反射的地震特2征,使得地层的接触关系难以识别;二是从地震上看,T6同相图三层,其中有利圈闭面积2.94km。轴从洼陷到盆地边缘波阻抗反射一直连续,地质分层显示桩古1.3储层展布规律9沙三段地层厚度迅速减薄,而地震上显示T6与T2平行,近等依据多井之间精细分层对比结果,统计实钻井位的Ⅰ、Ⅱ厚特征,这种地震假象影响对地层结构的判断,今年针对以上砂组储层厚度。Ⅰ砂组储层由于受到剥蚀,范围小,西

5、部储层不两个难点进行一系列工作,形成一套地层油藏描述技术流程。发育。砂组储层发育范围较广,除湖盆深部均有发育,向东靠近该技术方法采用地质分析和地球物理技术相结合,通过测井资断裂带储层最厚。储层平面展布总体具有以下特点:东部沿长料精细对比,识别地层结构;通过正演模拟技术破除地震上的堤断层下降盘为储层发育区,厚度达到10~20米,岩性为含砾假象,识别超剥点、落实地层圈闭,有效指导勘探工作。砂岩,向湖盆深处,储层迅速减薄变细,岩性为泥质细砂岩,发1.1识别地层结构育有限。由深至浅,两个砂层组的残余厚度中心及有利储层发以湖盆中心发育最完

6、整的井为基准井,依据旋回变化将育区依次向洼陷内推进。根据V=λ*f,本区沙河街组层速度在沙二三段划分出三个砂组。并以沙三底部稳定发育的一套泥岩3200~3400左右,用30Hz的频率函数与地震数据进行互相关,段作为标准层,向上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整个洼陷在沙一得到频率数据体可较好的反映砂组的厚度变化。预测Ⅰ砂组有段底部稳定存在区域不整合,三个砂组自湖盆中心向南向东依22利储层面积5.26km,其中无井钻遇的为1.92km;预测Ⅱ砂组次削蚀于沙一段泥岩底部。Ⅰ砂组向南削蚀于桩XXX井以北,22有利储层面积17.2km,其中无井钻

7、遇的为3.8km。向东削蚀于桩XX以东;Ⅱ砂组向南削蚀于桩XXX井以南,向2结语东削蚀于桩XXX以东;Ⅲ砂组向南向东均遇断层。桩XXX油层段属于Ⅱ砂组。通过加强地质认识,形成一套地层油藏识别及描述技术思路。该思路以钻、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采用一系列方沙河街组沉积时期,随着洼陷水体退缩,该区发育多期水法、技术,相互印证,相互反馈,破除地震假象,落实削蚀圈闭,进扇体,在纵向上相互叠置,顶部被削蚀后形成地层不整合油并为勘探开发提供参考,应用效果良好。这套技术方法不仅适藏。砂组之间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独立成藏,每期被削蚀残留用于桩

8、西地区,而且在整个滨海地区同样具有较大的推广意扇体高部位均可成藏。其中沙二、三段的Ⅰ、Ⅱ砂组为主要含油义。从潜山到黄河口坳陷斜坡带地层厚度变化很大,都可能发砂组。这种成藏模式在平面上具有环绕洼陷呈环状、多期次叠合连片的特征。育地层不整合油藏,可作为下一步勘探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