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

ID:52356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2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_第1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_第2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_第3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空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按上级部署开展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和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县对乡(镇)党政目标管理考评指标,增加生态文明考核指标权重。--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城镇化助推城镇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成运营

2、十方来福垃圾发电项目,配套规范建设各乡(镇)垃圾中转站,统一建设村(居)垃圾收集池,建立完善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提高垃圾收集利用率。推进城区污水处理第二期和十方、岩前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推进"一园两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到2020年,除平川镇、城厢镇外的建制镇,应根据发展和规划的需要,实施或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把万安乡集镇的生活污水收集引入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推进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根据上级统一规划和布点要求,2020年前,计划或建成城区、岩前、十方等重点区域的大气自动监测系

3、统,计划或建成中山河出省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屏障作用,加快建成省级、国家级生态县步伐,巩固生态县建设成果,扎实持久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持全县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构建低消耗、少排放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优化城乡空间结构,节约集约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构筑生态文明的土

4、地利用格局;建设平安矿区,加强矿区的生态恢复,提高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的能力,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要求,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适居性、特色性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口规模适度、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意识普及的城镇环境,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广农村生态住宅和院落建设,使得居民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极大改善和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用足用好各级拨付的流域生态补偿资金,

5、分阶段对县域内的中山河干流及支流处明溪、岩前溪等进行治理;严格环境监管,促使涉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结合上级关于畜禽养殖的的最新政策,科学推进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整治,促进我县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力争到2019年象洞溪出省境水质达到功能区划Ⅲ类水质要求,中山河干流及各支流水质明显改善,县境内的中堡河、桃澜河、桂坑溪等溪流水质稳中有升。--以城镇化助推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水质提升工程。逐步实施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捷文水库上游小密村居民整体搬迁工程,加快第二水源建设进度;贯彻落实乡镇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执行国家和省级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建设和管理农村饮水工程,加强

6、对各类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和卫生监督,确保城镇饮用水安全。--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成立县环境应急中心,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隐患防控管理制度。构建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危险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落实危险废物和重金属排放全过程管理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和重金属产生单位

7、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从源头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落实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的有关优惠政策,强化工业固体以赢利为目的综合利用和处置的技术开发,拓宽废物综合利用渠道。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完善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按上级统一部署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实行严格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从严控制生态红线,制定并实施《XX县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建立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