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ID:523550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_第1页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_第2页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_第3页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_第4页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针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摘要:从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几项桥梁施工技术,桥梁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等方面对桥梁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桥梁;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桥梁施工是个重要环节,桥梁建设发展的关键在施工技术水平。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施工机具、设备和建筑材料都在发展,桥梁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提高。本文对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浅谈了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的几项施工技术。一、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一)扩大基础施工6第一,测量放样。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然后根据设计单位交付的经复测后合格的

2、导线点和水准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施工放样。桥位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在精度方面能满足桥梁定线放样要求时,应复测后使用。放样点不满足时要补充。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精密测定长度外,还要用它来放样各个桥墩(基)的位置,即定出基础轴线、边线位置及地面标高。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第二,挖基和排水。挖基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施工前按计划投入劳力、材料、机具,根据工程的施工期限、工地环境及地质情况,基坑拟用机械进行开挖,在机械开挖不到的部位由人工突击挖除,及时检验,随时进行基础浇筑。对埋置深度较大的基础,采取连续作业一气呵成。(

3、二)基坑开挖方法第一,垂直坑壁基坑:对天然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构造均匀、不发生塌滑、移动、松散或者不均匀下沉的基土,基础开挖可采用垂直坑壁基坑开挖法。第二,斜坡和梯形坑壁基坑:基坑深度在5米以内,土的湿度正常、土层结构均匀。采用斜坡开挖或按相应斜坡高、宽比值挖成梯形坑壁。第三,变坡度坑壁基坑:基坑开挖穿过不同土层时,坑壁边坡可按不同土质采用不同坡度。当下层为密实粘质土或岩石时,下层可采用垂直坑壁基。(三)基础浇筑中桥墩柱基础钢筋运到现场绑扎,并预埋墩柱身联接钢筋;桥台基础采用15#片石混凝土。混泥土由拌合站供应,再由混凝土罐车运送,片石混凝土掺配片石在小于25%

4、,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浇筑时注意做好石笋以便上下层连接同时片石摆放位置上下左右均相隔20~30cm。(四)桥台浇筑6桥台浇筑装模采用钢模装模,斜面和转弯处不好装模处用竹胶板配合装模。浇筑时水平分层,一般浇筑厚度在30cm以内。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有蜂窝麻面现象。台帽施工测量放样一定要精确,采用25#钢筋混凝土浇筑,钢筋在现场绑扎,台帽支座顶面浇筑时控制好横坡度。(五)墩柱浇筑施工前,拉毛基础和墩柱接触面,并把基础预留的连接钢筋和墩柱钢筋笼焊接。中低墩柱采用预制好的圆形钢模桶一次浇筑成型,模板用吊车安装,模板上口高于混凝土

5、面不少于10~15cm,模柱四周用缆风绳对拉,浇筑时用输送泵输或者吊车送入模内,用振动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有蜂窝麻面现象。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顶面砼应高出设计标高3~5cm。排柱式墩身,各立桩应保持一致。混凝土强度达到0.2~0.5Mpa后,方可脱侧模,采用塑料薄模包裹保水养护。(六)桥墩盖梁浇筑墩柱顶预留钢筋和墩盖梁连接,桥梁盖梁桥浇筑装模采用钢模装模,斜面和转弯处不好装模处用竹胶板配合装模,采用钢管和木头配合搭建脚手架,并搭建临时工作台,装好底模后便现场绑扎钢筋,再安装侧模。浇筑时用输送泵输或吊车输入模内,浇筑时水平分层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

6、证表面没有蜂窝麻面现象,顶面浇筑时控制好横坡度。6二、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技术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时代,可以说主要是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由于桥梁类型增加与跨径增大,构件生产的预制化,结构设计方法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发展,由此而引起施工方法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就地浇筑法、预制安装法、悬臂施工法、转体施工法、顶推法施工、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法、横移施工法、提升与浮云施工法。三、几项桥梁施工技术介绍(一)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规范》12.6.6预

7、应力筋编束规定,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理顺,防止互相缠绕。钢筋的冷拉工艺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从受力分析来考虑,编束时,梳理顺直,可防止钢丝或钢绞线在穿孔、张拉时由于互相缠绕紊乱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现象。当受力不均匀时,将使有的钢丝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造成预应力损失。《规范》12.10.3后张法张拉第26条规定,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主要从受力角度要求后张法多根(束)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的构件核心截面以内

8、,防止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