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

ID:523544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_第1页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_第2页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_第3页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_第4页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云南某水电站渗透稳定性研究  摘要: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大坝上下游有一定的水位差,使库水位在一定的水头压力下通过坝区透水岩土体向下游渗漏。坝区渗漏的结果,不仅是库水流失而影响水库工程效益,而且渗透水流产生的渗透压力影响到大坝的稳定性,本文对云南某水电站坝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水库的渗漏成因及渗透稳定性。关键词:坝基、渗漏、渗透压力、渗透稳定性Abstract:Thereservoirbecauseofdamonthelowerreachescertainleveldifference,

2、sothatthewaterlevelinacertainpressurethroughtheporousrockmasstothedownstreamleakage.Damseepageresults,notonlythewaterlossandinfluencethebenefitofreservoirengineering,andtheseepagestabilityofdamosmoticpressureaffectstheflowgenerated,thispapercarriesont

3、heelaborationtothehydropowerstationinYunnan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ofgeology,damfoundation,seepageandleakageofreservoirstabilityisanalyzed.Keywords:dam;seepage;osmoticpressure;6seepagestability中图分类号:TV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州,是以发电为单一任务具有季调节的引水式电站

4、。电站装机容量2×50MW,设计水头348m,设计发电引用流量33.5m3/s。电站由首部枢纽(拦河坝、进水口)、引水建筑物(压力引水隧洞)、厂区枢纽(调压井、压力管道、电站厂房)组成。设计为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7.0m,坝顶高程2650.0m,拱冠梁顶厚6m、底厚25m,厚高比0.182,正常蓄水位2647.0m。二、坝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坝址区属高山峡谷地貌,河谷断面呈近直立不对称的“V”形深槽,谷底宽14~20m,两岸峭壁对峙,相距仅50~70m,坡度70°~85°。狭谷

5、区左岸悬崖直贯山顶,壁面较顺直,高151~600m;右岸下部悬崖高100~150m,崖面参差凹凸,局部坡段存在倒坡,2610m以上间断发育凹沟,2680m以上为30°~40°的陡坡地形。2.2地层岩性6坝址区分布地层以三叠系与第四系为主,岩石(土)以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浅变质岩及崩坡积、洪冲积松散物组成。⑴第四系(Q)坝址区第四系全新统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以崩坡积(Qcol+dl)、洪冲积与崩积(Qpal+col)两类为主。①崩坡积层(Qcol+dl)为碎石土夹块石、孤石,碎块石成分以灰绿色玄武岩居

6、多,次为石英砂岩及少量砂页岩,磨圆度差,以棱角状为主,碎块石含量大于50%,砾径一般2~5cm,块孤石最大可达2m左右。该层物质具一定的分选性。主要分布于坝址区右岸坝顶高程以上,厚度6~30m。②洪冲积与崩积层(Qpal+col)为粉细砂、砂卵砾石及孤块石、漂石组成,砾石成分较杂,以玄武岩及灰岩居多,次为石英砂岩、砾岩、片岩等,砾径一般数厘米至二、三十厘米,右岸FD3平硐内漂石直径最大可达3m。物质分选性差,次圆状至圆,河床内松散,两坝肩垭口内中密。主要分布于坝址区河床及左右两岸垭口古河槽底部,厚

7、度河床24.6m、垭口5~25m。⑵三叠系上统(T3)阿堵拉组(T3a):出露于坝址区右岸2635m高程以上,岩性为褐色、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石英砂岩及黑色粉砂质页岩,厚度大于300m。6波里拉组(T3b):分布于坝址区左岸及右岸2635m高程以下陡崖,出露较为完好,是坝址区的主要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相沉积,岩性为灰至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结晶灰岩。厚度大于500m。2.3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段为高山峡谷,两岸汇集了一些小支流,两岸地表水均向该河排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

8、降水及山顶融雪。该区属干热河谷,降雨量少。因山高谷深,地形陡峭,大气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入渗量相对较小,径流途径短。两岸地下水以较陡水力坡降向河床径流,以散流状向河床排泄。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的不同,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部分岩溶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库首段左右两岸坡的崩坡积、洪冲积堆积体内,厚度不均一,一般5~40m,属于强透水层。因其分布位置高,无地表水及相临含水层补给,而工程区降雨量小,故其富水性差。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库区内的T3a、T3d、Pgj岩组内,由于岩体内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