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54329
大小:8.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6
《推进低碳教学,构建绿色课堂推进什么和什么,构建清洁低碳.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推进低碳教学,构建绿色课堂推进什么和什么,构建清洁低碳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致力于贯彻新课改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高耗低效”模式。我们看到,在常规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上课时“以讲代学,以讲代练”,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却是昏昏欲睡,云里雾里。这种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生命体验”,费力不讨好,课堂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提倡“低碳教学”理念,着力构建“绿色课堂”。 “低碳教学”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摈弃
2、过去那种“高耗低效”的教学,追求一种以最低的师生消耗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模式,以实现“低耗高效”。“绿色课堂”,是注重民主,追求人文、健康、高效、和谐的课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以生为本”,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预演课堂,胸怀学生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提出了课堂教学应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观点,但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两种现象:一是一些教师完全按照预设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二是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
3、成,热闹非凡,但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笔者认为,克服上述两种极端现象,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就是胸怀学生,进行“教学预演”。 拿破仑在总结他的作战经验时说过:“在每一次的战役进行之前,我都要让它在我的头脑中预演一遍。”很显然,这种预演,对提高部队的作战效率,保证战役的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也应如此。一个教师在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预先让学生虚拟地进入自己“头脑的课堂”,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通通活起来,这是为课堂准备一种意向性的框架,可以有效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可见,教学预演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提前将
4、学生、情境、教师、课程等纳入关注视野,获得一种对不确定性的会意。教学预演并不是消除不确定性,不是要预先操控一切,而是使自己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一种容纳奇异、包容学生的胸怀进入课堂。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预演既是预设又非预设,既是生成又非生成,预设与生成在这里已经没有界限,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这就克服了两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分离现象。这是构建“低碳”、“绿色”课堂的前提条件。 二、尊重经验,建构新知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或者至少说是解释现实的)
5、,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导致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我们倡导“以生为本”,就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将其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从而推进学习。如一位政治教师在讲解“纸币”这一内容时,有学生提出可以由国家多印发一些货币发给穷人,这样可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这个办法行得通吗?从生活的实际来看,
6、学生知道这个办法肯定行不通,因为如果行得通的话国家早就这样做了,那也就不存在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了。但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多给穷人钱,却并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这其实是学生原有的经验背景不支持这样的学习材料,此时教师就要通过最优化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多元材料,把材料和学生原有的学习体验融为一体,使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结合多元的材料,体验真实的生活情境,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上述问题,而且能够进一步理解通货膨胀的危害性。 三、师生互动,平等对话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须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由师生共同
7、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实际上,任何形式的教学,要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都必须遵循克林伯格所强调的“教学对话原理”。教师要放弃自己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地位,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发展。 平等对话,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平等一方面体现在师生之间,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成是我们的对立面或者附属品,而应将他们看成是活泼的生命,是真
8、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平等也体现在不同的学生之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平等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