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ID:523457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_第1页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_第2页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_第3页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_第4页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467-01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部分高层建筑由于建筑使用要求,主体结构都必须设计转换层。因转换层的结构复杂,其施工要符合常规工艺特点,还应采取特殊措施,保证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重点,针对钢筋连接及裂缝控制等相关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严密的科学控制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前言目前,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国内应用虽然很多,也在施工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但总体来说

2、,都不够深入和全面。本课题是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力求为以后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积累一定的参考资料,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梁式转换层的研究现状在高层建筑中随着层数上升,建筑功能有所变化,常要求下层的较大间距的柱网支承较小间距的柱网,即在转换梁上要支承柱,常称为飞柱。转换层的传力梁与其上小间距的梁柱框架组成为共同受力的结构。梁式转换层之上的墙承式,便构成梁和墙共同工作的组合结构。61建筑转换层的钢筋施工工程1.1熟悉图纸、施工顺序在施工转换层的施工前钢筋翻样必须熟悉图纸,特别是对结构关键部位放大样。钢筋在绑扎前必须对施工顺序、操

3、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要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1.2控制各种钢筋的施工施工时,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特别检查直螺纹接头以及悬臂结构的撑脚是否牢固可靠。施工当中要严格控制柱插筋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控制面板负筋的高度,特别是悬挑部位的钢筋,设置钢筋支架及跳板,避免人为踩踏后落低,悬挑结构必须单独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1.3工程结构的钢筋不任意代换在施工转换层的结构的工程结构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实际情况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协商同意后方可施行,并办

4、技术核定单。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规范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严禁任意拆、移、割。1.4专人管理钢筋混凝土施工6在施工浇捣混凝土时要派专人看管,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柱头、剪力墙插筋与底板下皮钢筋绑扎牢固,在底板面筋上套一只箍筋,箍筋位置放正确后与底板面筋点焊,离面筋1米的范围内再套三只箍筋,插筋与箍筋绑扎牢固。剪力墙插筋根据面筋的轴线,用麻线拉出剪力墙的外边线,在底板面筋点焊剪力墙插筋的定位筋,根据定位筋插入钢筋,下端与底板下皮钢筋绑扎牢固,上

5、部与定位筋绑扎牢固,离定位筋1米高度范围内绑扎三道引铁,并设置板墙“S”拉筋。转换板底部保护层厚度为35mm,采用35×50×50的混凝土垫块,梅花形布置,每平米不少于一块。顶部保护层厚度为35mm。2钢筋的连接及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2.1钢筋的连接板钢筋采用搭接接长,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长,梁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方法,施工时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2.2钢筋施工由于框支梁的钢筋需插入柱内1.2m~1.5m(从梁底计),所以柱内混凝土必须待框支梁的钢筋绑扎完毕方可进行浇筑,浇筑时应避免钢筋移位和混凝土污染钢筋。框支梁钢筋绑扎时应先搭设临时钢管支撑,待柱混凝

6、土浇筑完毕并拆除柱模后6,重新搭设正式的框支梁支模架。梁宽≥850mm时框支梁除按设计要求配筋外,为保证钢筋骨架在就位后的施工中不变形,须在梁上部下排筋下面加设Φ22≤200ram的横向支承钢筋支撑上部钢筋骨架,并沿梁骨架两侧加设Φ22@100mm的斜撑垂直支撑筋。预埋剪力墙钢筋安装定位后,应沿其两侧在梁、板面筋上加焊一根≥10通长的定位钢筋,使预埋插筋在混凝土振捣时不会移位,同时在剪力墙(或暗柱)筋预留段应绑扎至少3道箍筋或分布筋,以保证预留位置的正确。3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技术3.1混凝土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可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

7、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采用插入式振捣,每个混凝土泵配备5台插入式振捣捧(3台工作,2台备用),分3道布置:第1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2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3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严防漏振。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表面二次振捣,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在梁柱节点及明显钢筋密实处,除了按常规操作工艺认真施工外,必须针对其特点,选用Φ35nun振动棒配合振捣,来保证其密实度。3.2防裂施工技术措施6为降低梁核心温度,在梁中沿竖向设置两套循环

8、降温管、水箱回路,管径为25mm降温管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为50cm,在混凝土升温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