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

ID:5234382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6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_第1页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_第2页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_第3页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_第4页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中地下室上浮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工程中出现的地下室上浮现象,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给出了目前该问题在施工、设计及加固中的一些措施,为日后的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关键字:地下室;抗浮;上浮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加大,特别是大中城市,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以及地铁、地下商场等地下建(构)筑物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不断向深度方向发展。在地下土层含水丰富的沿海城市如烟台、大连以及青岛等,由地下水水浮力所造成的地下室不均匀上浮、上部结构倒塌、倾斜、严重受损的事故时有发生,给

2、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得地下室抗浮与加固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近年来,地下室上浮,造成结构严重受损的事故时有发生,如某地广场地下室由于电梯与地下室采用不同基础形式,加上设计时未采用最高地下水位设计8(设计采用勘察期间地下水位),致使地下室上浮从而产生差异变形(图1、2)。因此有必要对地下室抗浮及加固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以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图1车库与地面脱开图2车库顶板拱起2地下室抗浮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关于地下室抗浮的有关规定有高层建筑就有地下室,有地下室必然要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新增了

3、抗浮验算要求,第3.0.2条文第6条规定: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这条规定虽然列为强制性条文,但要求不明确、不严格,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对于单栋建筑的满堂地下室,根据上部建筑的荷重,设计人员可以较直接地判断是否存在上浮问题,但当地下室占地大于上部建筑主楼时,或地下室是几栋建筑联成的整体大型地下室时,如果设计人员还是简单地根据上部建筑的荷重是否大于地下水浮力来判断地下室是否存在上浮问题,就很有可能出工程事故。因为建筑总荷重可能远远大于地下水上浮力,但局部抗浮的能力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必须认真验算。设计人员可能更多地考虑不均匀沉降的

4、问题,而忽略了不均匀抗浮验算。8(2)关于“地下水埋藏较浅”的界定,规范没有明确量化指标。地下水按水位的深浅来划分可大致分为五大类。①雨水直接补给型。地下水一般在地表下0~1米,年变化幅度不大。②地表入渗型。地下水位一般在地表下1~2米,年变化幅度较大。③平均常规型。水位一般在地面下2碑米,在砂类土的年变幅在0.5~0.7米,粘性土在0.7~1.0米左右。④较深常规型。地下水位在4米以下,有时可深达7~10米,年度最高和最低水位可能滞后于气象变化。⑤非干扰型。水位在7~10米以下,直接的入渗和蒸发己经基本不干扰水位的变化。1~4层水位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地下室浮力的大小,但各层水的赋存

5、条件、场地地下水与区域性水文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和气象条件都影响着各层水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场地地下水的渗流特征以及由此造成的压力水头的分布形态,才能得到地下室的实际浮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关于地下水位的确定是依据第3.0.3条文第1条的第3小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也就是说,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应通过岩土工程勘察确定。8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关于地下室抗浮的有关规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7.1.1条规定: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

6、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①下水的类型和赋存条件。②主含水层的分布规律。③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④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⑤勘察时的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⑥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目前,除个别先进城市的政府有组织这方面的调查,建立城市水文地质资料库供调查比较外,我国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这方面的资料库。由于,城市建设与时俱进,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地形地貌的破坏、水库的建设、河流改道全球性气

7、候条件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引起水文地质的变化。城市水文地质资料的建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通过单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来完成7.1.1条的规定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规范第7.1.3条文8规定: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其次,做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高层建筑可谓凤毛麟角,因为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勘察,分析统计出较准确的地下水分布及其流动状态。对于这项耗费资源的工作,开发商都是无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