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1764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创新思维在建筑设计教育中探析和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思维在建筑设计教育中探析和培养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建筑创作中创新思维的形成因素,最后研究了建筑设计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意义和创新。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产生创新活动的基础,但我国的建筑教育,尤其是建筑设计,长期存在着重技能、轻思维、重表现、轻创意、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尤其是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关注和重视,使得创新思维不足成为我国建筑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应试思维模式下,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如何将创新思维
2、的培养融入各个专业教育环节,探索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方法,就成为建筑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研究、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一、创新思维的含义7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创新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通俗地讲,创新思维就是思维主体突破思维习惯,打破思维定式,有创见、有意义的思维活动。虽然,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但它不是脱离其他思维的特殊思维形式,而是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另外还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横纵思
3、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等。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创新思维有着新颖性、求异性、灵活性、跨越性、综合性等特点。二、建筑创作中创新思维的形成因素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自觉的培养和长期的训练,需要丰富的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需要克服习惯思维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获得灵感,实现思维的飞跃。笔者认为建筑创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横纵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发散思维强调冲破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束缚。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多种不
4、同的路径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因此,发散思维为建筑创作指明了创新思维的方向,是创新思维方向性的指针。横纵思维,包括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两个方面。横向思维强调突破问题的结构范围,从其他领域的事物中得到启发,产生新设想。纵向思维体现在沿着事物的纵深方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延伸性的思考。因此,横纵思维为建筑创作活动提供了向横向发散和向纵向挖掘的立体化的思维加工策略,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7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实现创新思维的主体。建筑创作以空间、形体为思维材料,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然而,建筑创作目标的
5、实现又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引与调控,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另外,能使建筑创作发生质的飞跃的灵感和顿悟的形成,要依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和直觉思维来实现。因为,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性和跳跃性,比逻辑思维更适合探索和创新。直觉和顿悟往往是在对某一问题经过反复、严密的逻辑思维后才出现的,可以说灵感和顿悟是逻辑思维中渐进过程的中断。然而,当灵感和顿悟出现后,其思维成果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加工和证明,否则,这种惊喜的就不能被物化。由此可见,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补的,对于建筑创作的创新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起着
6、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影响着创新思维的形成,那就是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们主动创造新颖的、有价值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动机,以及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欲望和设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意识要比创新思维更重要,尤其当创造目标不明确,创新意识使人们主动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去开启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三、建筑设计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分析7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以创新意识为前提,发散思维为导向、纵横思维为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7、。当前建筑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养成了集中、正向、求同的聚合思维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长期的理科学习,锻炼了他们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但在以空间形象为思维素材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上却比较薄弱。再加上专业认知、建筑知识、设计经验都十分不足,思维的广度、深度都受到限制。因此,在建筑设计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应以营造开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为起点,通过加强图示表达,提升形象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发散思维;关注知识积累,拓展横向思维等手段,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一)营造开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8、创新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内在动力。在建筑设计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造热情。学生不能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的任务更多的是创造知识建构的情境,比7如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安排针对性的调研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和体验中来实现知识的建构。通过积极探索和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