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79649
大小:489.0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4-03
《《数学课程目标》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组成员:王惠文、陈鑫鑫数学课程目标知识导航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研究概况课程目标的定义2、课程目标的地位3、课程目标的定位4、课程目标的分类研究5、课程目标的确立义务教育课程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研究概况在课程论中,关于课程目标的理论通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经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巴比特等人的课程理论中,已经明确地将确定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泰勒更是被称为课程目标之父。60年代以来,关于课程目标的研究更加活跃,人们对课程目标含义的揭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了。然而,围绕着课程目标,实际上存在一些不同的层次。比如,在英文中,常用但又分别有着不同内
2、涵的概念通常便有aims,goals和objectives。在中文里,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目的”这一概念,没有可以与上述几个英文单词那样分别对应、字面不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在需要时,人们往往采用在“目的”前面加上适当修饰的方法强调区别。例如:教育目的、学科目的等等。近年来,随着国内课程理论的发展,开始有研究者注意到普遍使用“目的”的概念可能引起的泛化和混乱,于是逐渐出现有区别的使用“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倾向,同时在使用时比较明确地赋予它们以不同的含义。课程目标的定义?在美国的巴比特先生(最早直接提“课程目标”的学者)看来,课程目标指的是那些儿童需要掌握
3、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奥利瓦定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就是用没有成就标准的一般性术语表述的取向或结果。课程规划者希望学生在完成了一个特定学校或学习特定的课程计划的部分或全部后,达到这一去向或结果。”廖哲勋教授提出:“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国家所期望的水准。简言之,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这一定义,有四个要点,一是“时限”,二是学生的最终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三是国家的期望,四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课程目标作为正在发展中的课程论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基本含
4、义和实质的认识和揭示,仍然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黄政杰先生概括的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靳玉乐博士认为:“所谓课程目标,就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所达到的预期程度。简言之,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是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四大规定性。中外学者立场不同,但在不一致中也有一致的地方,他们都侧重课程目标的价值论层面,这就是把课程目标均理解为“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课程目标的地位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
5、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是十分重要的,它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指导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目标也受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影响,要根据其他三个环节的情况不断地做出调整。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课程目标的定位长期以来,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经常被人们混淆。钟启泉认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最宽泛,层次最高,指导范围最广,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培养目标次之,是针对一个学段或一种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目的的揭示具有独
6、特性、针对性,也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最具体的,它的制订必须要考虑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列出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图。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分类研究(一)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美国课程理论家蔡斯曾经就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做过十分清楚的划分,并且分别说明与课程的关系:1、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标2、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这是根据目标的性质及其与课程的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将课程目标区分为不同的层次。1、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标所谓课程的总体目标,即英文中的
7、aims,在中文里通常被翻译做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课程的总体目标的规定,反映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与该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观一致,一般有较强的哲学理念色彩,以及浓厚的社会政治倾向。这一层次的目标经常被写进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或其他形式的重要的课程文件之中。按照蔡斯的意见,“一般而言,宗旨是用以描述期望的生活结果之命题,与学校或教室之成果没有直接关联,其例子为‘自我实现’、‘伦理性格’和‘公民责任’等,这些宗旨很多时候都是待学生完成学校教育后,才逐步在他们的生活得以完成的。”就课程设计而言,这一层次的目标与课程的关系是泛化的、导向性的。渗透在课程设计的各
8、个方面。课程目标的分类研究2、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