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74735
大小:3.2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6
《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中心迁移数值模拟证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卷(Volume)34,期(Number)4,总(SUM)127页(Pages)573~584,2010,1l(November,201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中心迁移:数值模拟证据胡才志,曾佐勋,任建业,祁鹏,李志勇,胡烨(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在详细调研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参考最新的地震解释资料,绘制了黄骅坳陷新生代各期地层古厚度图,并由此重建了黄骅坳陷古地貌形态,认为黄骅坳陷新
2、生代沉降中心具有由南向北再转向东迁移的特点。通过对该区域新生代构造沉降演化进行数值模拟实验,认为造成这一迁移的主要机理在于在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碰撞及伊佐奈崎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向西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的综合应力作用下,黄骅坳陷两条控盆边界断层先后开始活动.首先在沧东断层弯曲的应力集中部位产生裂陷,后羊二庄等兰聊断裂延伸端也开始活动,使得沉降中心沿沧东断层向北迁移,由于受到新港潜山构造带影响,古近纪末期开始转向东部海域迁移,新近纪时迁移至现今最大沉降中心歧口凹陷。关键词:沉降中心;迁移机理;黄骅坳陷;新生代;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P542;TEl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0
3、)040573—120引言(刘池洋,1990;刘池洋,1997;刘池洋等,2005、2006;陶晓风等,2001;赵红格,2003;赵红格和刘地壳的沉降作用是形成盆地的直接原因,没有池洋,2003;赵俊峰等,2006、2008),他们对各类沉降就没有盆地(陆克政等,2001)。盆地沉降史是盆地所表现出来的沉降中心迁移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定量半定均做了较为详尽合理的阐述(武守诚,1987;刘池量的划分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或期次的参数之一(陆洋,1997)。沉降中心的分布及其变迁,是盆地演化克政等,2001),也是盆地热史分析的前提之一(王过程中区域动力学背景、盆地构
4、造属性、物源特征、子煜等,2000)。盆地沉降包括构造沉降和非构造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和具体表现,包含着沉降,即构造作用引起的沉降属于构造沉降,盆地沉盆地成因和动力学环境的诸多信息(赵俊峰等,积物、水体负载以及海/湖平面变化等引起的盆地下2008)。沉则属于非构造沉降。各种机制的沉降导致了沉积印支运动以后,中国东部大陆经历了中、新生代物的充填埋藏压实,不仅带来了成油的物质基础,还两个裂陷作用旋回(马杏垣等,1983),形成了广泛在沉积物埋藏压实过程中形成了油气成藏的能量条分布的陆相盆地。黄骅坳陷在此背景下,在印支、燕件(如温度、流体压力的变化等)(马莉娟等,山运动两期强烈挤压抬升之后,
5、于新生代发生断陷2000)。作为构造控制沉积作用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和拗陷,逐渐形成现代盆地基本构造格架。与众多的盆地沉降中心迁移现象,前人已经做过大量研究中国东部陆相盆地(李思田等,1997;王涛等,收稿日期:2009~l2—03;改回日期:2010—06—16基金项目:中石油大港油田公司“歧口富油气凹陷结构构造、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项目基金资助。第一作者简介:胡才志(1984一),男,硕士研究生,构造模拟与变形分析方向。通讯作者:曾佐勋,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uoxun.zeng@126.eom①刘池洋.1990.沉积中心、堆积中心和沉降中心//第二届全国岩相占地理学术会议论文
6、摘要集.574第34卷1997)一样,黄骅坳陷是一个在新生代先断后拗型断裂带东侧(主要为海域)断裂主要呈NEE.EW向,的典型张剪性盆地。在前期断陷、后期拗陷过程中,西侧(陆地)则主要呈NE、NNE向发育。剖面上断黄骅坳陷存在多个构造一沉积作用(断陷一拗陷伸层组合主要呈犁式、座椅式、犁式滑脱和直立状等形展作用)旋回(薛林福等,2008;杨桥等,2009),沉态(李大伟,2006)。沿岸断裂附近海域部分的歧东降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再向东的有规律的迁移。综断层、歧中断层和白东断层呈雁行状,且其两侧次合前人研究成果来看,坳陷区内各凹陷均有学者做级凹陷极性发生变化,歧北和歧南凹陷的控次凹断过不同程度的
7、研究(孟庆任等,1993;陈昭年等,层——港东断层和南大港断层断面倾向南,走向1997;汪泽成等,1998;漆家福等,1995;漆家福,NE,而至海岸线处则转为倾向北、走向近EW的歧2004;王光奇等,2003;渠芳等,2006;陈清华等,东和歧中断层。局部上的断层特征差异是否与沿岸2007;岳勇等,2007;金宠等,2007;赵丽平和张福断裂活动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利,2008;楼达等,2008;何书等,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