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72285
大小:2.28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6
《镶黄旗塬林煤矿煤层分布规律及煤岩层对比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绿化镶黄旗塬林煤矿煤层分布规律及煤岩层对比方法包万新东北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设计研究总院辽宁省110013摘要:镶黄旗塬林煤矿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红旗组自上而映,但煤层顶底板岩性大部分为细砂岩、粉砂岩和砂质泥岩、泥岩,下分别为1、2、3、4煤组,可对比的煤层6层,1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界面仍较清晰。各煤组曲线特征分述如下:层,局部可采煤层为3、4号煤层。1-1、2、4-1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1煤组:视密度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为低幅值,多层组合呈“E”层,含煤性较差。煤岩层对比方法采用标志层对比法、煤层间距对字形状。顶底板与煤层电性差异大,煤层视视电阻率较围岩为高比法、测井曲线特征
2、对比法等多种方法。幅值。关键词:含煤性;煤岩层对比;可采煤层镶黄旗塬林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有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研究其含煤规律和煤岩层对比方法,对煤矿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一、含煤地层及含煤性1煤组测井曲线特征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红旗组,岩性组合为一套陆相2煤组:多为薄层不可采煤层,视密度曲线为“单峰”低幅值。碎屑岩类,依据沉积旋回岩性特征及颜色变化等,由上至下可划分自然伽玛和视视电阻率与围岩幅值相近。为六个岩段,其中四岩段含可采煤层。含煤岩段经钻探控制,厚度一般为54.65-160.71m,平均厚度为135.60m。岩性以灰--灰黑、黑色泥岩、砂质
3、泥岩、砂岩,含砾砂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经对比,该岩段内赋存四个煤组。自上而2煤组测井曲线特征下分别为1、2、3、4煤组,可对比的煤层6层,即1、1-1、2、3、4、4-1号3煤组:视密度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为低幅值,呈“锯齿”状。煤层。1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3、4号煤层。1-煤层视视电阻率较顶板低而比顶板高,总体呈“台阶”状。1、2、4-1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含煤岩段见煤深度一般在134.94-434.40m之间,煤层累计总厚度为0.10-12.74m,平均为1.93m。含煤系数为1.3%,可采煤层累计厚度为0.78-9.94m,平均为1.52m,可采含煤
4、系数为1.02%,含煤性较差二、主要可采煤层分布规律1号煤层中西部煤层较厚,以ZK13-1孔为最厚,厚度达到3煤组测井曲线特征4.28m。东部煤层较薄。4煤组:视密度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为低幅值,煤层视视电阻3号煤层东北部及中部煤层较厚,以ZK8-2孔为最厚,厚度达率较围岩为高幅值,曲线组合总体呈“箱形”结构。到3.36m。南部及西北部煤层较薄。4号煤层东北部及中部煤层较厚,以ZK10-3孔为最厚,厚度达到2.77m。南部及西北部煤层较薄。从平面上看,主要可采煤层中东部发育,聚煤带发育在矿区中东部,成北东向展布,厚度中部较厚。从垂向上看煤层沉积时盆地4煤组测井曲线特征中心随着时
5、间的推移有东部向西部迁移,聚煤中心由中东部向西以上各煤组曲线形态可作为煤、岩层对比的参考依据。部迁移。2.煤、岩层对比的可靠程度三、煤、岩层对比矿区内含煤地层属陆相沉积建造,所发育的煤层厚度、结构变1.煤、岩层对比方法化较大,呈藕节状,透镜状,连续性差,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困难,矿区内含煤岩段由四个不够完整的岩相旋回组成。4个煤组通过上述多种方法综合对比,各可采煤层的对比的可靠性为:共有6个可对比煤层,赋存在4个不够完整的岩相旋回地层之中,(1)1号煤层在勘查区内厚度相对较大,连续性较好,对比可靠。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连续性较差,主要可采煤层稳定程度为较(2)1-1号煤层为零星可
6、采煤层,属1煤组1号煤层的下分层,连稳定。续性差,对比基本可靠。从现有实见资料分析,唯有1煤组的1号煤层比较发育,厚度(3)2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连续性差,对比基本可靠。相对比较稳定,可做为含煤段煤岩层对比的唯一标志层,定为煤岩(4)3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连续性较差,对比基本可靠。对比的基线层。并充分利用煤岩层的沉积特征及特性,岩性组合(5)4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连续性较好,发育较稳定,对比基及物性反应等规律,按煤层走向和倾向进行交叉对比。本可靠。(1)标志层对比法。1煤组的1号煤层连续性较好,厚度相对比(6)4-1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连续性差,属4煤组的下分层,较稳
7、定,结构较简单,是唯一可做为对比标志的煤层。对比基本可靠。(2)煤层间距对比法。煤层的沉积,在盆地的整个成煤期有一四、结束语定的周期性,反映在煤层上就是煤层的层间距,煤组内各煤层间距通过煤层含煤性、可采煤层分布规律研究为以后矿区煤炭资小,但煤组间层间距大。故以煤组做为煤层层间距。1煤组的底部源开发和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依据;通过煤岩层对比方法的选择和与2煤组的顶部一般层间距为33.05-52.23m,2煤组的底部与3煤对比可靠性分析,为本矿区及相邻矿区的勘查、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组的顶部一般层间距为36.8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