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70673
大小:1.60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有利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1期资源调查与环境Vo1.35No.12014年3月ResourcesSurveyandEnvironmentMar.2O14文章编号:1671—4814(2014)01—031—08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有利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分析方朝刚,周效华,王升阳。,李凤杰。(1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2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朔州036006)(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孑L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对于该层位油气勘探具有
2、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岩芯、铸体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探讨了储集层的沉积微相特征、岩石类型、孑L隙类型、毛管压力特征、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优质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表明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粘土质杂基等填隙物普遍发育,长2:的储集层物性最好,非均质性弱,主要孑L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毛管排驱压力总体较低;沉积微相和后期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优质储集层;控制因素中图分类号:P618.130。2。。1文献标识码:A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部,总面积约25×情况分为3个油层段,6个油层亚段
3、。长2油层组10km,油气资源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埋藏深度为1085~1900m,由于盆地沉降作用的长要的能源宝库[1。]。按沉积旋回延长组自上而下可期影响,地层原始孔隙度在受到地层压力的挤压和分为1O个油层组(长1至长i0),其沉积特征反映成岩作用的改造的双重作用下而变小。了湖盆形成、发展和消亡的演化全过程。延长组从长1O亚期开始围绕湖盆中心发育一系列环带状三l沉积微相及其特征角洲群体,长9、长7、长4+5亚期是湖盆演化中的吴起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中西部,受控于中部三大湖侵期,相应发育3套重要烃源岩。],尤其是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图1)。结合长2油层
4、组沉长7亚期,湖平面达到鼎盛期,沉积了盆地中生界最积时期盆地抬升,湖盆面积缩小的沉积背景,在对研好的烃源岩[5书]。长2亚期为湖退期沉积,湖盆水位究区200余口探井剖面资料(包括测井综合图、试油变浅,面积收缩,湖盆边缘发育的三角洲连成一片,资料图和分层数据表等)详细分析及部分取芯井段形成逐步向湖盆中心推进三角洲沉积体系。前人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集层未作过系统研究,只是对岩心记录与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岩石学特征、古生其周边地区的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做过一些研物、沉积构造、测井资料解释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行究⋯。综合分析,以相标志和沉积特征的识别为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
5、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在认为研究区长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该时期储集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于积,进一步可细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决研究区长2油层组优质储集层的分布及控制因素的口扇微相和分流间洼地微相。认识显得尤为重要。长2油层组在纵向上表现为具1.1分流河道微相明显的旋回性地层。本文采用电性特征标志、沉积旋回和岩性厚度对比等综合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研究区内分流河道以北东方向流动为主,沉积*收稿目期:2013—07—3O改回日期:2013—08—13责任编辑:谭桂丽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3—001)
6、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方朝刚,1987年生,男,硕士,研究方向为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Email:fangchaogang2O6@163.corn。34资源调查与环境岩。可见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沙纹层理。自然电位质填隙物和5的浊沸石胶结物(图6一e)。曲线形态呈现低幅齿化或近平直基线(图3)。2.3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2储集层特征通过对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进行观察,认为储集层砂岩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2.1岩石类型孔(图6-f)(包括粒间溶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图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以灰6一g)、杂基溶孔、晶间孑L等。其中粒间孔、
7、长石溶孑L白色、浅灰色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发育岩屑长石是其最主要储集空间,分别占孔隙的52和30。砂岩和长石砂岩,含少量的岩屑砂岩(图4)。砂岩此外,杂基溶孔、岩屑溶孔也有分布,分别为1.7粒度以中粒、细一中粒为主,多呈次圆一次棱角状,分和8.3,但由于孑L隙较小,连通性较差,对储集层选性中等,具有颗粒支撑和孔隙式胶结为主的特点。影响不大。面孔率一般为3.8~6.8,平均面孑L水动力相对较强,杂基含量相对较少,原始粒间孔较率约59/6,平均孔径为27m,平均喉道直径为发育,是形成该区储集层以发育粒间孑L为主的孔隙0。57tLm。特征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为矿物
8、成熟度低,结构成2.4储集层毛管压力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