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美在意象_美学基本原理提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6卷第3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6,No.32009年5月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May2009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叶朗(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1)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进行理一、引言:什么是美学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人生1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不是的智慧。从鲍姆加通开始的。81美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习美学的方法:21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从老子、孔子的时代第一,要注重美学
2、与人生的联系,学习和思考任何就开始了。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美学。美学问题都不能离开人生;第二,要立足于中国文3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化;第三,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在中国现代美学史力;第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朱光潜和宗白华。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第五,要扩大自己的知41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出现一场识面;第六,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美学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框,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范围内讨论美
3、学问二、美是什么题,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1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问题,5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从此西方学术界几千年来一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这种情况到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了20世纪开始转变。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为审美活动的研究。从思维模式来说,主客二分回复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天人合一(人—世界合一)的模61美学
4、的学科性质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式。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2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的美学大讨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第二,论中,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四派不同的观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那种用心理学美点。但无论哪一派,都是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学来取代哲学美学的思潮对美学学科的发展是不来分析审美活动。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学利的;第三,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学与艺术、心术界重新审视这场大讨论,很多学者开始试图跳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出这个
5、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框框。化史、风俗史等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第四,31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从国际范围看,至柳宗元提出的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不今还找不到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美是照亮,美是创造,美是71学习美学的意义在于:第一,完善自身的生成。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去追求一41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第二,马祖道一提出的命题“: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张收稿日期:2009202226作者简介:叶
6、朗,男,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编号:04JJD720003。1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提出的命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是照生活世界,回到万物一体的境域,也就是回到人的亮美的光源。这个“心”不是实体性的,而是最空精神家园,回到人生的自由的境界。所以美是超灵的,正是在这个空灵的“心”上,宇宙万化如其本越与复归的统一。然地得到显现和敞亮。三、美感的分析51美在意象。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11美感不是认识,
7、而是体验。美感不是“主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客二分”的关系“(主体—客体”结构),不是把人与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就是美。世界万物看成彼此外在的、对象性的关系。美感61美(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天人合一”即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人—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世界”结构),是把人与世界万物看成是内在的、非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中国美学所说对象性的、相通相融的关系。美感不是通过思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去把握外物或实体的本质与规律,以求得逻辑的烂的感性”。“真
8、”,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经71美(意象世界)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存在,而是在审美活动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