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

ID:52244293

大小:9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25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_第1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_第2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_第3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_第4页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Ⅰ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高考押题卷(1)【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复杂变化。根据新批评“文学性”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在“反讽”中,字

2、面上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反讽”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在“反讽”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这样,一个“反讽”就产生了。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讽”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语言本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确定不移的、无可更改的。然而,“反讽”的出现却使一个符号的能指不再指向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科学文本对语言的使用就完全合乎语言的约定规则和编码原则,坚

3、决避免出现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文学文本则有意采用各种手法来违反语言的约定规则,从而使文学文本成为语义朦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不难看出,“反讽”的实质仍然是语义的变形化和复杂化。在新批评看来,“反讽”是文学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文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反讽”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偶然使用的语言技巧,或至多是一种修辞格。新批评则将“反讽”上升到文学特性的高度,将它视为语义变化的典型现象,从而使之成为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维姆萨特与布鲁克斯在其合著的批评史中坚持将新批评改名为“反讽诗学”(ironicpoetics)。关于“反讽”,他们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反

4、讽’看成一种认知的原理,‘反讽’原理延伸而为矛盾的原理,进而扩张成为语象与语象结构的普遍原理。”既然“反讽”是一种语义变化,尤其是字面义与真实义的矛盾状态,那么其语义结构一定会表现为多种不同的构成形态。赵毅衡先生在《新批评》一书中曾把“反讽”分为“克制叙述”“夸大叙述”“正话反说”“疑问式反讽”“复义反讽”“悖论反讽”“浪漫反讽”和人物主题与语言风格上的“宏观反讽”等多种类型。无论何种“反讽”类型,都呈现出语义叠加和语义多重的特征。它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语义层次,有力地强化了语言的可感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鲁克斯认为,

5、反讽会对一个陈述语进行明显的歪曲。B.在反讽中,字面意义与要表达的意义可以不同,但不能完全冲突。C.“反讽”实际上违背了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的关系。D.新批评认为,反讽并不只是语言技艺,而是“文学性”特点和手段的统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个符号所指的与其能指的不一致的情况,使语义变得丰富和复杂。B.科学文本的语言必须遵循能指与所指的统一,因为科学文本的意义必须是明确和单一的。C.新批评认为反讽是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它的地位高于语言的表达技巧。D.文本的语义层次和语言的可感性,都来源于反讽呈现出语义结构上的不同形

6、态和不同的反讽类型。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四个例子中不属于典型反讽现象的一项是(3分)(        )A.《范进中举》中,中举本为是一件令范进无比荣耀的事,但他发疯了。B.电影《举起手来》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手法来表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C.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中“我”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D.面对别人的挑衅:“我从不给傻子让路。”萧伯纳很绅士地说:“我正好相反。”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严传李严,幽州人也,初名让坤。严为人明敏多艺能,习骑射,颇知书而辩

7、。同光三年,使于蜀,为王衍陈唐兴复功德之盛,音辞清亮,蜀人听之皆竦动。衍枢密使宋光嗣召严置酒,从容问中国事。严对曰:“前年天子建大号于邺宫,自郓趋汴,定天下不旬日,而梁之降兵犹三十万,东渐于海,西极甘凉,北慑幽陵,南逾闽岭,四方万里,莫不臣妾。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天子方怀之以德,而震之以威,天下之势,不得不一也。”光嗣曰:“荆、湖、吴越非吾所知,若凤翔则蜀之姻亲也,其人反覆,其可信乎?又闻契丹日益强盛,大国其可无虑乎?”严曰:“契丹之强,孰与伪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