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

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

ID:52243964

大小:305.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_第1页
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_第2页
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_第3页
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4期安徽地质V0I.22No.42012年12月GeologyofAnhuiDecember2012文章编号:1005—6157(2012)04—248—4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蔡志勇,陆三明,王启才。,杜贞保。,杨晓勇(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22;2安徽省公益性地质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01;3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600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摘要:安徽霍邱铁矿是一个大型BIF铁矿田,矿体均赋存于一套晚太古代中高级变质作用的含铁建造,为南北向海槽条带状硅铁建造,大地构造位置位

2、于嵩箕一砀山古陆核南缘东西向凹陷区。主要矿体自下而上可分为A+B矿带和D矿带:前者为变粒岩~片岩一磁铁石英岩建造;后者为片岩一大理岩一赤铁(镜)铁石英岩建造。本文对该矿田的地质背景、矿体赋存条件、构造型式进行深入分析,推测矿区周边及深部构造与控矿因素,综合相关地质情况,我们推测其周边还可能存在新的隐伏矿床,该研究对霍邱铁矿的外围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预测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词:构造型式;深部找矿;BIF建造;霍邱铁矿田中国分类号:P618.31文献标识码:A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已经相继探明了周集、张庄、0引言李老庄、周油坊、范桥、吴集、李楼等大型矿床十世界上条带状铁建造(bandedironforma

3、—余处,累计探明储量12x10t。前人对霍邱铁矿含铁tions,简称BIF)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主要是太古建造认为是一系列NNE向的倒转向斜组成,近几年代到早元古代)的沉积变质铁矿,因其矿石主要由吴集、李楼等大型矿床的勘探、开采为本矿田的含硅质(碧玉、燧石、石英)和铁质(磁铁矿、赤铁矿建造构造型式研究提供了条件。矿)薄层组成,称为条带状铁建(James,1954)。1区域地质背景条带状铁建造(BIF)中拥有全球最重要的铁矿资源,BIF中以及包括BIF在内的含铁岩系往往还含有霍邱铁矿属于隐伏的前寒纪变质铁矿床,呈南丰富的金、铜、锌、钴、铂族等有用元素可资利用北向分布于颍上陶坝至霍邱重新集一带(图

4、1)。经(李碧乐等,2007)。根据BIFs与火山活动之间的关地质工作证实为一储量大、物质组分简单,其S、P系,将其分为Algoma型和Superior型。Algoma型与含量低的大型铁矿田,铁矿田由大不等的数十个铁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火山物质含量较多;Superior型矿床组成,新太古代霍邱群为主要含铁建造,根据远离火山活动中心,火山物质含量较少或不见火山岩石组合可分为两个建造系列,三个岩石地层组物质。前寒武纪BIF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花园组、吴集组、周集组)。其原岩建造相当于一型,广泛分布于太古代一早元古代,是地球早期特个中基性火山一沉积旋回。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具有鲜明的硅铁韵

5、律层,吴集组为霍邱铁矿区下部含矿岩系赋存层位,记录了地球早期大气和海洋化学成分、氧化还原状全岩Sr/%Sr=0.7020,Rb—Sr同位素年龄约为态,以及地质演化过程。2976Ma(安徽省地矿局,1997)。按岩石组合分上安徽霍邱铁矿是一个大型BIF铁矿田,矿体均下两段,下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赋存于一套晚太古代中高级变质作用的含铁建造,麻岩间夹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夹斜长角闪收稿日期:2012—05—29作者简介:蔡志勇(1953一),男,安徽阜阳人,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察工作。第22卷第4期蔡志勇,等:安徽省霍邱铁矿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的深部找矿意义岩,遭受混合岩

6、化。上段:下部为角闪黑云斜长变白云石大理岩、石英磁铁矿镜铁矿层、闪石类石英粒岩、斜长角闪岩,间夹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及角磁铁矿层夹二云石英片岩。闪石英磁铁矿带,上部为十字蓝晶石榴黑云斜长片花园组岩石组合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麻岩夹斜长角闪岩,该段岩性不稳定,矿层断续分斜长角闪岩、少量黑云斜长变粒岩。强烈混合岩化布,常夹透镜状白云石大理岩。形成微斜变斑一似眼球状混合岩,岩石较稳定,未见底,厚度大于990m,原岩类型分别为安山质(或英安质)凝灰岩,玄武岩及其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区内出露较大的岩体为草楼岩体、吴集岩体和:.7/:重新集岩体,主要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区内已知断n.\o:nV~———裂6

7、0条,地表出露28条,其余均隐伏于第四系之下,按其走向分为NW、NNE~NEE、EW及SN向四、_、&组。北西向断层系是区内最发育的一组,分布较●23456789团固团圈图固回圈圈圈仲囤国也团团¨圈囹圆”圈他囝碍圈埘圈甜广,走向280。~340。,主要为平移断层和逆断层,少数为正断层,规模大小不一,长度多数在3、1,//f*’15km,区内南部为逆断层,北部平移断层较多,断\、、I~层面倾向南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