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

ID:52234643

大小:327.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2666-2016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2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666—2016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artificalpropagationofPseudorasboraparva文稿版次选择2016-06-15发布2016-07-1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666—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

2、市金东果蔬专业合作社、宁国市农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国市盘龙家庭农场、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本标准起草人:江河、俞爱萍、王美娟、邓成方、周春芳、章星明、沈蓓杰、周洵、陈新华、杨丽丽、胡骏、陈钫、凤东海、马义军、王骏俊、张艳、徐朝根、徐志南、张年军、朱园贞、苏文霞、周慧芳。IDB34/T2666—2016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穗鱼(Pseudoroasboraparva)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池塘要求、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麦穗鱼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3环境条件3.1池塘环境临近水源、排灌方便。3.2水质环境3.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2.2繁殖池的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4池塘要求4.1亲鱼池面积为1×667㎡~2×667㎡的土池,池深2m、水深1.2m~1.5m,坡比1∶2.5,池底平坦,淤泥≤10cm,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4.2产卵池面积为40㎡~

4、50㎡的圆形水泥池,池深1.0m,水深0.6m~0.8m,底部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备。4.3孵化池面积为15㎡~20㎡的长方形水泥池,池深1.0m,水深0.6m~0.8m,池底铺一圈微孔管道增氧设备。1DB34/T2666—20165亲鱼培育5.1亲鱼选择选择体长≥50mm、体重≥3g,2龄以上,性腺成熟度好。5.2鱼体消毒5.2.1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min~10min进行鱼体消毒。5.2.2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定。5.3放养密度每667㎡放养亲鱼45kg~50kg。5.4强化培育投喂蛋白含量在38%以上的配合饲料,早晚各一次,

5、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1.5%。5.5日常管理5.5.1水位控制早期水位控制在1.0m,3月下旬以后保持水位70cm。5.5.2水质调节每隔30d,每667㎡泼洒生石灰15kg溶解后泼洒,消毒水体。5.5.3流水刺激3月下旬开始每隔5d冲水1次,每次4h,促进性腺发育。6人工繁殖6.1雌雄鉴别6.1.1雄鱼体大色深,在吻部、颊部等处出现白色的角质“珠星”,手摸有粗糙感。轻挤腹部,可见乳白色的精液。6.1.2雌鱼较小色浅,体侧常有一条黑色纵纹,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柔软,生殖孔微红,产卵管稍外突。6.2人工催产6.2.1药物催产药物为鱼用促黄

6、体释放激素A2(LRH-A2)。用0.85%的鱼用生理盐水溶解,制成0.1ug/ml的LRH-A2悬浊液备用。2DB34/T2666—20166.2.2剂量雌鱼3ug/kg,雄鱼1.5ug/kg。6.2.3注射方法O胸鳍基部45角注射,进针深度2mm~3mm。6.2.4配比注射后的亲鱼按雌雄1∶1.1配对放入产卵池。6.2.5效应时间水温22℃~25℃,效应时间10h~12h。6.3人工授精人工挤卵、采精,放于光滑干净的容器中,用羽毛轻轻搅拌2min,静止30s,加适量池水,漂洗二遍后,放入孵化池中孵化。6.4孵化OO微流水遮光孵化,温度22C~25

7、C,DO≥6mg/L,2d~3d出膜,待卵黄囊消失,达平游期移至苗种培育池培育。7苗种培育7.1准备下塘前1周,培育池注水0.4m~0.5m,每个塘口施放菜籽饼50kg、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50kg~80kg,然后逐步加水至1.2m。7.2放养密度2每667m放养鱼苗15万尾~20万尾。7.3饲养管理7.3.1饲料种类前期为发塘培育的轮虫、枝角类,中后期投喂蛋白含量为40%~45%的粉状饲料。7.3.2投喂量每10000尾0.2kg粉状饲料,30d内逐渐增加粉状饲料至3kg。7.3.3投喂方法每天三次,分别于8:00、12:00,18:00全池泼洒投喂

8、。7.3.4苗种出池经过30d~40d的培育,鱼苗长成2cm左右的夏花鱼种,即可出池转入成鱼阶段养殖。3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