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28189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辅助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辅助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一、血常规: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这个要根据您的病情,结合血常规检査判断。血常规的检査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査手段之一。1.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男:
2、120〜160g/L仃2-16g/dL)。女:110~150g/L(ll-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o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血红蛋白偏低主要有以下几点: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一、营养不良。营养严重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孕妇、婴幼儿和饮食不当者。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二、过度出血。过度出血也会引起血红蛋白偏低。如孕妇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血红
3、蛋白偏低的原因三、缺铁性贫血症。缺铁性贫血症是因为食物中缺乏铁造成的。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生产,进而导致血红蛋白分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水平偏低。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四、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很复杂,发现病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2、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建议你保持良好心态,可以去正规医院复査一下,针对性治疗。另外
4、注意休息与营养的搭配。禁忌辛辣生冷食物。2•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o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临床意义]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3•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值]100〜300X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5、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二、血糖: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o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9^6.llmmol/Lo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O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61mmol/L称为低血糖,餐后血糖正常值%1餐后1小时;血糖&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lmmol/L(200mg/dl)%1餐后2小时:血糖W7.
6、8毫摩/升。%1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生活规律;运动量恒定;三、血脂:血脂的指标主要包括:甘油三酯,总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预防按时进食,蛋白b・主要反映血脂代谢是否正常,如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高脂血症:应积极干预,请注意均衡饮食,以低脂、低糖、低盐、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在控制饮食总量的基础上加强体育锻炼,维持理想体重,定期复查血脂。如上述措施无效
7、时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行药物治疗。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就诊。四、肝功能包括:(1)、谷丙转氨酶(ALT),它是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体内含量偏高时,说明肝脏受损;(2)、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浆中线粒体内,如果体内谷草转氨酶升高且高于谷丙转氨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3)、直接胆红素(DBIL),如果增高,表示患者可能患有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等。(4)、间接胆红素(IBIL),主要是由于红细胞遭到破坏造成的,如果偏高,说明红细胞受损、肝脏病变。(5)、总胆红素(TBIL),它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
8、体内含量偏高,就表明患有黄疸。出现异常指导意见:平时生活、饮食上多注意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多锻炼身体,控制体重。饮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水果,尽量不要吃脂肪多的东西。因此患者需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每日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