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防震与减震技术研究.pdf

房屋建筑工程防震与减震技术研究.pdf

ID:52217802

大小:160.0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房屋建筑工程防震与减震技术研究.pdf_第1页
房屋建筑工程防震与减震技术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工程防震与减震技术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房屋建筑工程防震与减震技术研究张明(沈阳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5)[摘要]地震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巨大威胁,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发展的整个过程,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消能减震及与隔震体系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房屋建筑;防震减震;应用技术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1—0070—02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防震技术1.1房屋建筑的防震方法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工程防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房屋建筑物结构进行有效减震隔震的方法,此种减震隔震技术包

2、括主动控制减震、悬挂基础隔震、滚珠隔震、摇摆支座隔震、橡胶垫块隔震、辊轴隔震、耗能隔震,滑动支座隔震等;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有效抗震,此方法包括频谱法、时成分析法、随机振动法、底部剪力法、阵型分解法等。1.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隔震技术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进行有效防震时,建筑物结构采用隔震结构体系,此技术保留了建筑物柔性底层结构体系特征,使底层结构中的各个元件避免了破坏。(1)层间隔震。(2)基础隔震。我国基础隔震技术发展较快且比较成熟,其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行业,通过在建筑物底部放置防震控制装置的方式,达到阻止地震能量向

3、建筑物上部传输的目的。基础隔震方法主要分为三种:1)滑移隔震,通过在房屋建筑地面放置滑移层达到隔震效果,滑移层由钢摩擦滑板、砂料、涂层等构成,发生地震时,滑移层在地震的作用下形成不接触的介面,建筑物就会产生位移,有效切断了地震波的传输,使建筑物上部结构避免了地震作用,从而实现了抗震目的;2)通过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放一层滚珠进行有效防震,使用高强度滚珠,且在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当发生地震时,滚珠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滚动,从而减少了上层建筑结构的移动,使建筑物有效避免了因地震作用造成的破坏;3)通过安装橡胶垫隔震进行有效防震,橡胶垫主要分

4、为加铅多层橡胶垫、天然橡胶垫、标准多层橡胶垫、高阻尼橡.70.胶垫等。(3)地基隔震。地基隔震主要分为屏蔽隔震和绝缘隔震两种,屏蔽隔震通过在建筑物周围埋设屏蔽板,或在建筑物的周围开挖一条很深的沟壑,此方法可以有效隔断长周期的剪切波。(4)绝缘隔震技术则是通过软土地基进行隔震,软土地基具有降低地震输入加速度的功能,而此技术要求建筑地基能够支撑地面建筑物,且建筑物沉降量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只有达到以上两点要求,才能实现有效隔震。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技术2.1减震技术的设计原理减震技术是通过特殊消能装置有效降低地震对房屋建筑结构的作用

5、,为确保建筑结构遇到地震时不会发生较大破坏,在建筑物抗侧向力结构中安装了耗能装置,这种减震装置不会对建筑物结构形式造成影响。当震发生时,建筑物局部会发生变形且提供消耗地震向建筑物上层传输能量的阻力,达到减震的效果,房屋建筑的抗震结构与普通房屋相比并没有降低,但其大幅提升了房屋建筑结构的防震安全性。2.2减震技术的设计要求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需要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可以采用消能抗震设计满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减震的设计准则、消能元件及具体要求根据发生罕见地震时建筑物产生的位移幅度制定,在选择消能元件时,必须能够提

6、供较大的附加阻力,发生地震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目前消能元件的种类较为繁多,如不锈钢丝绳减震器、封闭型减震器、空气阻尼减震器和橡胶垫隔震减震器等。当需要消能元件设置在两个主轴方向上时,可以把消能元件安装在层与层之间发生变化较大的部位,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装置数量及具体位置,房屋建筑结构中,与消能元件相连接的结构构件可以将消能部件传递的能量分散到建筑物基础上,发生地震时才能够有效消减地震作用,减小建筑物的破坏。2.3房屋建筑安全评估要求目前我国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防震减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不多,主要以概念设计为主。我国防震减震技

7、术不够成熟,对于防震减震的概念设计只能借鉴国外抗震经验进行确定。技术理论体系也会逐渐成熟,房屋建筑施设计人员应认真分析建筑结构,准确把握各项设计要求和原则,设计出结构合理、抗震性能优越的现代建筑。参考文献[1]赵世峰,程文滚,李爱群,等.并联基础隔震框架隔震层性能时程分析——考虑竖向力变化影响[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5):02—23.[2]崔利富,赵颖华,孙建刚,等.橡胶垫与基底钢筋沥青并联隔震立式储罐动响应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5):1

8、2—15.3结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防震减灾(上接第68页)因此植物是园林水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体旁的植物多采用自然种植,或婆娑轻柔的垂柳,或刚劲挺拔的翠竹,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材质、株高、冠幅营造出高低错落的林缘线、林冠线,倒映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