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低碳方向上的城乡规划设计探索.pdf

基于绿色低碳方向上的城乡规划设计探索.pdf

ID:52211436

大小:1.37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5

基于绿色低碳方向上的城乡规划设计探索.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基于绿色低碳方向上的城乡规划设计探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绿色低碳方向上的城乡规划设计探索■沈振华[摘要]城乡规划设计走绿色低碳路径是时代发展的要相结合。区景区一体发展。求,也是规划与时俱进的表现。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和对二、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方面的绿色低碳应用探索在总规编制中,大力贯彻“3S”——“Small(小当下绿色理念以及低碳技术应用的相关探索,详细地针对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构建促规模),Slow(慢节奏),Sustainable(可持续)”于不同层次格、不同格局下的低碳规划应用方法及实施重进公交出行的TOD发展模式,围绕公交节点进行高理念,并通过构建开敞的生态格局、紧凑集约

2、的用点进行阐述。加强对城乡用地布局、城乡生态网络、城市密度混合利用开发,并建设有效的慢行系统。同时,地布局、大力保护湿地水面,围绕山体设立生态缓风道以及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规划构建,利用TOD发展模应大力提高城市水面率。根据林宪德对中国台湾四冲地带、大幅提高绿地比例等措施,实施低碳规划,式,提高城市水面率。大都会区气候做出的研究发现:只要降低都市内非建设生态城镇。透水性的建蔽率10%,就会使周围夏季尖峰气温下(1)开敞的生态格局:大力保护山体,围绕[关键词]城乡规划绿色低碳设计应用降约0.14℃~0.46℃,相当于减少空调用电量的山体构建旅游景

3、区、农业观光区等开敞空间,形成0.84%~2.76%。例如,广州市规划局在地铁站周边引导东南、东北方向主导风向的生态廊道,在此基以减少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地区开展设立低碳示范区。示范区以地铁站为核心,础上引导城镇空间集约布局。为目标才是绿色低碳的实质核心所在。随着我国社在其200m范围内提供多种不同方式的交通出行方(2)紧凑集约的用地布局:围绕道口高密度发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国家的现代化建式进行衔接转换。同时,示范区的绿地率规划高达展,集聚发展物流、市场、旅游、商贸等服务业,设大潮中,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涉

4、45%,将尽量增加水面,发挥大型绿地“冷岛”效应。建设镇中心区。大力引导工业集聚至工业园区,并及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诸如:可再生能源系统、城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高度复合利用也将成为公将工业园区与居住区配套建设,适度引导用地混合绿色交通体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新型环保产业交出行的有力推动。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布局。的建立实施以及发展绿色建筑行业等多个方面。和进一步通勤化、便捷化、大众化,快速的城际轨(3)保护湿地水面:大力保护山体周围和镇域以空间为主要载体的城乡规化设计,通过对整道出行与市内的拥堵交通形成对比。欧洲、日本等东南角的湿地水面

5、,构建生态湿地旅游区。体规划体系的不断细化和逐层量化实施,最终成为国家已经开始了城市内部结构的重新组织,沿着与(4)设立山体生态缓冲地带:分为本体保护圈空间开发建设的法定依据。并且,根据建设要求以高铁枢纽相连的城市轨道站点形成了新的节点中——山本体;生态缓冲圈——山体外50~250m范围增加分区规划层次的方法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过渡心,进一步促进了大城市多中心“点轴”结构的形内,用地面积约574ha。区域绿化面积应达到70%依据:“市区—辖区—街区”三个空间层次,对应的成,引导城市空间的网络化布局。以上,建筑高度宜12m以下。外围控制圈——山体

6、外规划内容所采取的控制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何运用三、地块开发建设方面的绿色低碳应用探索190~900m范围内,用地面积约1177ha。区域内绿色低碳规划理念技术,达到其发展要求,是本文有关地块开发建设方面,主要通过控规引导绿绿地率占50%以上(如图1)。将要探讨的问题。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全局观的绿色低碳规划探索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提出了若干控制性的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即全局观的规划控制中,技术要求,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住宅日照时间、绿色低碳技术所涉及的方面有:城市生活用地布局住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

7、地面积、居住区公共服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交通、和环境保护设施、施工污染控制、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集等方面。中冷源能效或性能系数、禁用电热采暖空调热源、在城市用地规划上,绿色低碳化的空间布局主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用水安全保障、建材有害物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是能有效地增加碳汇,质含量、建筑造型简约、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运行可通过规划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构建完善的绿色管理制度等。开放空间体系等措施加以实现,尽可能实现城市开在控规层面,重点在推动被动式低碳技术的应图1山体生态缓冲地带放空间对城市社区的服务覆盖率;二是可有效减少用,即最大

8、限度利用隔热保温、自然采光、通风、五、结语碳排放,其规划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居住与就业的相立体绿化、建筑和绿化布局、智能遮阳系统、可渗城乡规划设计走绿色低碳路径是时代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