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99136
大小:1.94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4
《收音机安装与调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收音机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晶体管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原理2.掌握常用安装工具的使用技术3.掌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技术二、实验原理1、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图(1)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图(1)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回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信号(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混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频等于465kHz的中频信号,中频只是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
2、络线并没有改变,该中频信号可在中频“通道”中畅通无阻,并被逐级放大,而其他电台的信号和干扰信号与本机振荡的差频不是预定的中频,因此被中放电路“拒之门外”,使收音机的选择性大为提高。中频信号经过检波滤去残余的中频信号,在检波负载上得到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图(2)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图(2)为电路原理图: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调节可变电容C1可使LC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V1、C1、B1、B构成变频级,V1为变频管,C1、B构成本机振荡
3、电路,输入回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由B1的次级线圈耦合到V1的基极,本振信号通过C3耦合到V1的发射极,两种信号的频率在V1内混频,混频后V1的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包括本振信号和电台信号的差频等于465kHz的中频信号,B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构成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在465kHz,对465kHz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并通过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选频级输出的中频信号由V2的基极输入并进行放大,中放电路的负载是B4的初级线圈和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它们的谐振频率也是465kHz,第二级中放和第一级中放电路
4、组成相同;中频信号经过V2、V3两级放大后,由B5的次级线圈耦合到检波级;检波由V4的发射结be来完成,再由C8、C9、R9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音频信号由C10耦合到下一级;音频信号由V5进行低频放大,进而B6的次级线圈耦合到功放电路;把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2、认识收音机元件、配件(1)电阻元件:根据说明书了解电阻阻值的色环表示法(2)(2)电容元件:根据说明书了解电容容量的表示法(3)二极管元件:根据说明书了解二极管的表示法(4)(4)三极管元件:根据说明书了解三极管的管脚排列(5
5、)振荡线圈和中周元件:注意中周的颜色不同,不要弄错(6)(6)天线线圈和磁棒元件:线圈的线很细,注意不要折断;若线上有绝缘漆,焊接时先去掉线上的绝缘漆。(7)印刷电路板PCB电阻阻值计算示意图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12345678905%10%橙黑橙金数字数字0的个数误差%30000误差5%三极管管脚示意图e…b…c瓷片电容计算示意图第一二位表示电容值第三位数字表示0的个数223表示:22000PF=0.022uF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长管脚代表+极3、焊接基础知识焊接是使金属连接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加热手段,在两种
6、金属的接触面,通过焊接材料的原子或分子的相互扩散作用,使两种金属间形成一种永久的牢固结合。利用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而形成的接点叫焊点。(1)烙铁温度和焊接时间要适当 焊接时应让烙铁头加热到温度高于焊锡溶点,并掌握正确的焊接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钟。时间过长会使印刷电路板铜箔跷起,损坏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2)焊接材料:分为焊料和焊剂。焊料为易熔金属,手工焊接所使用的焊料为锡铅合金。具有熔点低、机械强度高、表面张力小和抗氧化能力强等优点。焊剂分为助焊剂和阻焊剂,常用助焊剂为松香。现在市场销售的手工焊锡丝为焊料与焊剂的结
7、合——外层为焊料,内层为助焊剂。(3)元件的插放:(4)加热焊接(五步法)准备预热送焊丝移焊丝移烙铁(5)电烙铁的握法握笔法:适合在操作台上进行印制板的焊接(6)常见焊点缺陷合格焊点:三、实验步骤1、收音机安装与焊接对照电路图和印刷电路板图,逐个识别所有元件及其在电路板上的位置,尤其是三极管的管脚排列、二极管的极性、电解电容器极性、中频变压器(中周)序号不能搞错!电阻若不好识别可以用万用表的Ω档检测。天线线圈细线的绝缘漆一定要去除。焊接时注意先焊PCB板中央的器件,再焊边缘的器件。先焊矮小的器件,然后再焊高大的器件
8、。每次焊接完一部分元件,均应检查一遍焊接质量及是否有错焊、漏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收音机的调试检查各级工作点电流,使之符合电路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则调整该级的偏置电阻使之符合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