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

ID:52178798

大小:150.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3-24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_第1页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_第2页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_第3页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_第4页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维习惯与心态变化大纲一、“思维”与“思维习惯”概述1.“思维”概述2.“思维习惯”概述二、认知偏差的内容1.理性与非理性的信念2.思维歪曲的现象三、心态失衡的表现1.从心理学角度看“心态”2.心态失衡的表现知识点汇总T01:“思维”概述T02:“思维习惯”概述T03:理性与非理性的信念T041:思维歪曲的现象T05:从心理学角度看“心态”T06:心态失衡的表现正文一、“思维”与“思维习惯”概述1.“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之一。人的认知活动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

2、题解决等心理过程。其中,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集中体现。心理学家关注思维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等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借助概念和表象对信息进行的加工与转换。迄今为止只在个别较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中发现原始的思维能力。它以初级的认知过程为基础,与人类大脑新皮质的进化相辅相成、同步成长。人的心理是大脑整体功能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思维既与认知过程范畴中的其它功能密切相关,也与情感、情绪、意志行为交互影响,与个性心理特征也有关联。所以,探讨思维及其习惯对每个个体的影响,具有“纲举目张”式的重要意义。在日常语言中,与思维相关的词汇很多,含义

3、也多,不一定指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而是与其它心理活动交错在一起。如“想念”、“想不起来”、“你再好好想想”,可能不是指思维过程,而可能是指欲求、回忆、注意等。在本讲座中,有时“思维”与“认知”相近。(2)思维的分类在心理学研究中,对思维有以下几种分类:按思维的方向分类。可以分为联想思维和定向思维。联想思维即是指无固定方向,受意识控制少,如幻想、白日梦、自由联想。定向思维指的是由待解决问题或未来设想问题引起,如面临难题、困境,考虑远忧、规划。‚按思维的结果分类。可以分为复制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复制性思维就是循规蹈矩、模仿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则是独辟蹊径式的思维。ƒ按思维的

4、运作分类。可以分为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是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循逻辑寻求唯一答案。发散性思维则灵活变通、尝试不同可能的方向。„按思维的过程分类。可以分为程式性思维和捷径式思维。程式性思维按部就班,遵循习惯、逻辑的步骤。捷径式思维——根据情景要求,靠既往成败经验,“抄小道”。(3)思维的特点心理学家比较推崇具有创造性能力和高效率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包涵着四种特点:流畅性:心智灵活顺畅,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多个不同的观念,能使用较多的文字,能形成较多的联想。‚变通性:思考方式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墨守陈规。ƒ独创性:超凡脱俗,对处理事物提出新

5、办法,对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精密性:深思熟虑,遇事精密分析,力求臻于完美周延。2.“思维习惯”概述(1)思维习惯的含义所谓“思维习惯”,与“思维定式”有相近之处。意指一个人可能较多地应用以上分类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方式进行思维。由于成长背景与经历的不同,人们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接受到不同的教育和训练,会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思维习惯。(2)思维习惯不适应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很自然地倾向于使用习惯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汲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但当发生内外环境的改变时,思维习惯的有效性就会受到挑战,许多人可以培养新的思维习惯,以适应变化,但对于有些人而言,以下情况会引发

6、内部和外部适应的困难,甚至心理危机,也即出现俗称的“心态变化”。第一,自身资源不足,接受普通教育及专业训练不足,眼界狭窄,知识、技能储备匮乏。第二,心理功能退化、减损。如认知功能因年龄增大、疾病伤残而受损。第三,外界要求超出习惯了的思维所能应对的范围。例如:由绝对服从命令、纪律的军队转业到强调创新、实施弹性工作制及平面化管理体制的研发团队时,或是由专业技术人员转任行政领导时,均容易发生思维习惯的不适应。第四,全球化、科技及社会变革引起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的压力,要求启动新型的学习过程。如信息技术、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均要求熟悉新的操作技能

7、、语言及其相应的文化价值观。例如出国人员,以及在涉外部门、外资企业等处工作的人,常常在初期有“文化冲击”或“文化休克”的经历。其中,思维方式和内容的差异是引起冲击感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能够按照自身条件和环境要求来调节思维,使之有效发挥作用,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甚至克服和利用危机,逢凶化吉,获得心理的成长,成功适应变化和挑战。但有的人只能做到被动应对、抱残守缺,甚至退缩、困惑,一筹莫展。更有少数人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患上精神疾病。二、认知偏差的内容1.理性与非理性的信念“认知治疗”流派的创始人之一艾利斯(Ellis)认为,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