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

ID:52174664

大小:2.40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3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1页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2页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3页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4页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9卷第2期2015年6月地质学刊JournalofGeologyV01.39No.2June2015doi:10.3969/j.issn.1674-3636.2015.02.296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韩成林1,李玉松2(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2地质队,安徽蚌埠233040;2.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安徽合肥230022)摘要:坦桑尼亚姆潘达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PL5141—1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地表发现铬铁矿(化)点、钒钛磁铁矿点、铁锰矿化点、金矿化点、铜矿化点。该地区1:50000土壤地球化学分析

2、数据显示Au、cu、Cr异常明显,经过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Au、cu矿体和铬铁矿的潜力。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坦桑尼亚姆潘达中图分类号:P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5)02-0296—050引言矿区PL5141-1位于坦桑尼亚鲁夸省(Rukwa)姆潘达县(Mpanda)境内,距县城姆潘达镇220。方向约90km,面积为42km2。在全面收集区内现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研究,认为矿区PL5141—1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1矿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太古宙)的西南缘,构造格局为第三纪至

3、现代活动的东非裂谷西分支坦噶尼喀(Tanganyika)湖裂谷系统叠加在北西向古元古代Ubendian褶皱带(裂谷)上,地质单元为下元古界Ubendian系(超群)变质杂岩,主构线为北西走向,与坦嘎尼嘎湖裂谷和鲁夸湖次级裂谷平行。该地区的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乌宾迪系(Ubendian)乌宾丁(Ubende)角闪岩相角闪片岩,次为中元古界伊菲迈(Ifume)砾岩(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矿产资源研究室,2011)。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强烈,主要为侵入岩。自北向南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体、碳酸岩杂岩体、基性一超基性杂岩体。根据岩体侵入接触关系和区域资料反映,

4、这些岩体侵入顺序为:黑云母花岗岩体一碳酸岩杂岩体_基性一超基性杂岩体(Aitken,1961)。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自北东至南西主要见有4条脆一韧性挤压剪切带,走向大体平行分布,总体走向北西,在矿权区东部有向南东东弯曲趋势,倾向北东,倾角在30。~80。之间,沿走向和倾向呈波状弯曲,产状与岩层中片理基本一致(Salminenetal,2008)。2矿化点特征区内地表多处发现铬铁矿(化)点、钒钛磁铁矿点、铁锰矿化点、金矿化、铜矿化点。铬铁矿(化)点:位于矿权区东南角,分布于蛇纹岩(由橄榄岩变质形成)体内及下接触带中,主体部分出露面积约O.4km2。蛇纹岩体中普遍含稀疏浸染状铬铁矿化,在

5、橄榄岩体下接触带附近见一透镜状铬铁矿体。钒钛磁铁矿点:位于矿权区中部,碳酸岩体南西侧,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南西侧(下盘),赋矿岩石为辉石(长)岩体,钒钛磁铁矿体呈似层状顺片理贯人辉石(长)岩体中。在地表共发现2层矿化体。矿石呈致密块状,据快速检测仪检测显示,含铁50%、收稿日期:2014—07—07;修回日期:2014—08—20;编辑:蒋艳基金项目:安徽省境外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坦桑尼亚鲁夸省姆潘达县PL5141/2008矿权区金铬铁矿普查”(2012JW-2-1)作者简介:韩成林(1970一),男,工程师,硕士,化学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地质实验测试及管理工作,E—mail:312han

6、@163.corll第39卷第2期韩成林等:坦桑尼亚某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297钛8%、钒0.6%、金平均50g/t。钒钛磁铁矿体呈似层状,走向330。左右,倾向60。左右,倾角260~300,与区域构造产状一致。铁锰矿化点:在矿权区的北中部,黑云花岗岩体的南西侧,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内发现数十个铁锰矿化体,这些矿化体在长约15km、宽约2km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内沿走向呈似层状或透镜状断续分布。金矿化:在矿权区内发现3条规模较大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其中位于矿权区东北部的一组韧性剪切带、主河床及两侧支流中韧性剪切带通过部位有大量当地村民在淘沙金。在该剪切带的硅化较强处和石英

7、脉中,局部见细粒浸染状黄铁矿;在碎裂岩、含角砾构造蚀变岩中局部见褐铁矿细脉和团块。在其余2条剪切带中的硅化蚀变岩、石英脉中也有可能寻找到金矿体。铜矿化:在矿权区内晚期脆一韧性剪切带内的强硅化蚀变岩和石英脉中普遍见孔雀石、铜蓝、蓝铜矿、沥青状褐铁矿等铜氧化矿物。3土壤地球化学分析3.1工作方法及样品测试2011年开展1:5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测网采用500m×100m(线距×点距),测线方位角为30。,工区面积约42km2。采样点采用GarminGPS72手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