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

ID:52174075

大小:1.9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3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_第1页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_第2页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_第3页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_第4页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背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oN1.ov5.5N2O0.069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文华国¨,郑荣才¨,沈忠民¨,胡忠贵¨,李伟,张志杰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内容提要: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三个岩溶地貌单元和峰丛、溶沟、落水

2、洞、坡地、谷地、浅洼、残丘和槽地等微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细分出七个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并对分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古岩溶地貌分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微地貌单元组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天然气藏的发育。在此基础上,对川东地区古岩溶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气候、岩性、层位、古地形、古水文条件和不同的岩溶地貌形态影响和控制着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区域分布。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型储层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提供可靠依据。关键词:岩溶角砾岩;古岩溶地貌;微地貌;碳酸盐岩储层;控制因素;石炭系;川东碳酸盐岩在古表生期受构造隆升影响易遭受大1区域地质

3、概况气水淋滤、溶蚀而发生所谓的古岩溶作用,受此影响,可形成典型的铁铝质红土沉积(Zarasvandiet研究区西到华蓥山,东至七跃山,南达重庆一开a1.,2O08)和铝土矿(杜定全等,2007),更重要的是,隆一线,北抵大巴山,面积约5.5万平方千米,是四古岩溶作用是形成油气储层的重要机制之一川盆地稳定地块中的相对构造活动带,区内自西向(ChoquetteandJames,1988;郑荣才等,1996;东分布以北东东向为主的高陡构造带(图1)。晚古McMechaneta1.,1998,2002;夏日元等,l999;生代川东位于扬子板块东侧的川鄂克拉通盆地西Loucks,199

4、9,2004;艾合买提江·阿不都热和曼部,为一四面环陆的海湾盆地。晚石炭世早期的黄等,2008;Breescheta1.,2009),其古岩溶地貌直接龙组为蒸发岩一碳酸盐岩建造,不整合超覆在中志影响到碳酸盐岩次生储集空间的形成和展布。据资留统韩家店组浅海陆棚相的暗色泥页岩之上,中、晚料检索,前人曾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夏明军等,期由于受海西早期云南运动构造隆升和强烈侵蚀影20O7)、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康志宏,2006;刘小平等,响,黄龙组在经历了短暂的浅埋藏成岩作用后,旋即2007)以及四川盆地中部的震旦系(向芳等,2001)、进入长达15~20Ma(郑荣才等,1995)的古

5、表生期中偏南部的奥陶系(洪余刚等,2007)和东部的石炭广泛岩溶改造,形成顶部的古喀斯特地貌及层内的系(郑荣才等,2003)等地域的碳酸盐岩储层古岩溶古岩溶体系(郑荣才等,2003),以及物性较好的古岩地貌特征的研究,业已证明古岩溶地貌形态对优质溶型储层。其上被下二叠统梁山组(Pz)煤系地层碳酸盐储层发育和分布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因此,古掩埋后,黄龙组进人再埋藏期成岩后生改造阶段,并岩溶地貌恢复和精细刻画在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具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多次构造变形和破裂作用改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造,以及燕山晚期一喜马拉雅期的天然气运移和聚东部(以下简称川东)上

6、石炭统黄龙组(C。h1)古岩溶集作用,于局部有利的构造区带形成古潜山气藏,其地貌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为古岩溶储层预潜在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具备巨大的勘探开发潜测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依据。力和资源经济效益。注: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四川盆地石炭系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有利区带优选”(编号2008D-0704一o4)的成果。收稿日期:2009—04—07;改回日期:2009—0727;责任编辑:章雨旭。作者简介:文华国,男,1979年生。讲师,博士后,从事沉积学与石油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讯地址: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电话:028—89

7、838499;Email:wenhuaguo@yahoo.cn。第6期文华国等: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图1四J1I盆地东部构造分布图Fig.1DistributionofConstructionineasternSichuanBasin历了强烈的成岩固结后才发生溶蚀、破碎、堆积的成2古岩溶作用主要标志因特征,如原岩为浅水陆棚、浅滩、泻湖和潮坪相沉2.1古岩溶产物的标志积的各类碳酸盐岩角砾共存在同一个岩溶角砾岩川东黄龙组以广泛发育层状碳酸盐质岩溶角砾中。岩为显著特征,岩溶角砾岩被认为是古岩溶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