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73883
大小:2.2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3
《同生逆断层正牵引构造对高频层序地层结构及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o1膂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M01.ar6.o2N0o.124同生逆断层正牵引构造对高频层序地层结构及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印森林,,吴胜和,,李俊飞’,冯文杰,2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内容提要:本文拟探讨同生逆断层产生的正牵引构造对高频层序结构及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利用同生逆断层产生的次级构造要素正牵引构造这个视角来揭示构造与沉积的耦合关系具有其独特性与新颖性。在研究区岩芯、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分析、构造平衡剖面技术及井震联合等方法对研究区同生逆断层断
2、层要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正牵引构造的特点以及其对高频层序结构和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正牵引构造的发育具有3个特点,即上盘形成局部隆起向上牵引弯曲的背斜;因应力反转形成沿背斜核部非对称分布的正断层束;其发育部位砂体发育程度低。同时,②同生逆断层正牵引构造对高频层序地层结构控制明显,其下盘地层厚度不仅较上盘明显增厚,且上盘地层因强烈的上拱隆升作用容易遭受剥蚀,从而导致平面上自下而上地层遭受削蚀范围逐渐增大的差异削蚀样式;同时,剖面上垂直断裂走向地层呈“厚一薄一厚”的展布样式。地层削蚀形成的局部不整合界面为层序地层研究的关键界面,其可为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依据。③正
3、牵引构造引起的差异隆起的沉积底形控制了古水系的流动方向,因而决定了砂体的分散和充填样式。垂直同生逆断层走向方向,隆起背斜部位的砂体发育程度低,以砂泥交互和厚层泥岩夹薄层砂等非主力储层为主;与之相反,正牵引构造发育部位的背斜两翼砂体以厚层连片状主力储层占绝对优势。关键词:同生逆断层;正牵引构造;高频层序结构;沉积充填;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育于盆地边缘的同生断层(亦称为生长断断层(Shehon,1968;林畅松等,2003),而作为挤压性层、同沉积断层)对层序地层结构及沉积体系展布盆地边缘控制着盆地边缘的物源系统和可容空间的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生长断同生逆断层对高
4、频层序结构及沉积构型的控制方面层的概念提出以来(Ocamb,1961;Hardineta1.,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与同生正断层下降盘发1961),国内外众多学者意识到其对油气藏的形成、育逆牵引构造(李德生,1979;陈发景,2008)相对应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域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的是,同生逆断层上升盘发育正牵引构造,即在边沉用(林畅松等,2000,2003;王英民等,2002;任建业积边生长的逆断层控制下,上盘出现具有向上牵引等,2004;单敬福等,2010;王华等,2011)。因此,一弯曲的背斜。虽然前人对正牵引作用形成的背斜构直以来同沉积断裂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
5、研究同造特征进行过研究(王宁国,1981;吴庆福,1987;生断层产生的构造坡折带及其不同的组合配置对层SongTingguangandWangXiepei,1993;宋廷光,序地层和沉积砂体的分散和充填的控制已经成为研1997,何登发等,2004;雷振宇等,2005;蔚远江等,究构造对沉积控制的一个崭新的视角(李勇和曾允20005:ChangJih—hsineta1.,2012),但未研究同生逆孚,1993;林畅松等,2000;LinChangsongeta1.,断层形成的正牵引上拱隆起作用引起的高频层序结2001;冯有良和徐秀生,2006;YangYongtaiand构样
6、式(4级或5级)和沉积底形的形态、规模、演化Mial1,2010)。及可容空间等变化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从同沉然而,已有研究认为同生断层主要是指同生正积逆断层产生的正牵引构造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372116)资助的成果。收稿13期:2013-O7-20;返回日期2o13—12-11;责任编辑:黄敏。作者简介:印森林,男,1983年生。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习工作。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地球科学学院。Email:yinxiang_love@qq.corn。第2期印森林等:同生逆断层正牵引构造对高频层序地层
7、结构及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317图7正牵引构造控制下克下组(a)、克上组(b)单层砂砾岩体展布特征F培7CharacteristicsofsandyconglomeratebodiesdistributioninsinglelayerofLowerKaramayFormation(a)andUpperKaramayFormation(b)controlledbynormaldragstructure级因素与低级次层序(3级)的响应特征。对于同生的控制作用不论在拉张I生盆地还是在挤压性盆地都逆断层产生的正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